"一带一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政策解读


   “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和跨国投资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必将引发国内外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和投融资路径等。本文将全面解读“一带一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政策。

 
  01 政策面:重塑区域发展新格局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背景下区域发展也出现了明显变化。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带来了国内各个区域在对外开放战略中地位和作用的改变。原来许多闭塞的内陆省份,一下子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动摇了原有的“沿海——内陆,中心——外围”格局,重塑了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为中西部省份发展开放性经济创造了条件。比如,渝新欧班列开通就明显改变了重庆的区位和开放条件,使得资源整合和要素配置能力明显提升。现在中欧班列累计量已经达到3000列,开通城市不断增加,最远到伦敦、欧洲还有马德里。义乌的小商品都可以通过中欧班列到达马德里。
 
  在已公布“半年报”的19个省(区、市)中,中西部地区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加大了发展力度,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获得向西开放的机遇,培育出新的动能。中西部加速发展,使中国地区的总体差距缩小,表明区域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增强。”
 
  02 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03 战略布局涵盖全国

  浙江:上半年外贸出口份额居全国第三“一带一路”成开放
 
  甘肃:全面构建铁海陆航多式联运的"一带一路"黄金走廊
 
  广东:开通首趟 “中越班列” 较海运节省1周时间
 
  国务院:关于边民扶贫结合一带一路的政策发布
 
  海南:“一带一路”新兴贸易方式发展迅速
 
  河北: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新机遇 加快全省优势产能走出去
 
  河南:大力发展跨境电商 建设“网上丝绸之路”
 
  内蒙古: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钢铁驼队”奔驰欧亚大陆
 
  陕西:扩大“一带一路”高教“朋友圈” 发挥优势推进教育合作交流
 
  京津冀协同发展………
 
  江苏………………
 
  “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涵盖了“两个核心、两个枢纽、7个高地、15个港口和18个省份”,东西部各个地区、省份都有不同的定位和任务。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思路,以开放战略为先导,调动整合国内资源,优化开放整体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