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版《智慧论》选章:人脑综合知觉(与信仰)的哲学解说09


 

     29  人脑综合知觉与精神驾驭

  

  依据主映像链接补充定律所解释的人脑迷信和崇拜,其所迷信和崇拜的偶像,其中多数是有文化渊源而被崇拜的“间接实体映像”。“间接实体映像”的作用,是能替代感官感觉应所链接的真实物像归因,替代原本不存在、或本来存在却无法感官感觉的实体根源,从而使在真实的“实体根源”暂不能帮助大脑形成综合知觉时,依赖“间接实体映像”来为人脑综合知觉记忆链接起到填空、补充的精神支撑作用。实验心理学家请按笔者的设计方法做如下实验:

  实验课题(NO13)为什么父亲能让孩子定神?

实验设计一:一少年在上学路上遇到邻居阿姨告诉他:“你爸爸购物摸奖,得到一部笔记本电脑。”少年感到很惊讶,“真的?”他希望是真的,但又不敢相信这种耳闻之喜确能成真。

若听觉信息不能与眼见为实的“主映像”在大脑中形成链接响应,一般将导致少年心态不稳,产生挥之不去的精神空虚;听课心不在焉,作业无心完成。直到放学回家把摆在家里的笔记本电脑看个够(幽默:看到眼里拔不出来时)才安下心来写一天的作业。

实验设计二:一少年在上学路上碰巧遇到爸爸。爸爸告诉他:“刚刚在电器城购物摸奖,意外获奖一部笔记本电脑。”爸爸平静说:“你去上学,我回头把电脑领回家,你放学之后可看到它。”

虽然,来自父亲的听觉信息刺激,一样不能与眼见为实的“主映像”形成感官感觉链接响应,但却没有造成少年上学后的精神空虚和不安情绪。原因在于父亲是孩子迷信和崇拜的“偶像”,他的自身形象能替代听觉应所链接的真实物像。显示“偶像”能帮助形成稳定的综合知觉,即“间接实体映像”可起到精神支撑作用。

  “间接实体映像”有两个弱点(其中包含一种优势):

第一个弱点,存在着导致迷信和崇拜走向崩溃的可能性。能够帮助链接感觉记忆,构造稳定的综合知觉心态的那些间接实体形象,毕竟,那不并是直接对应物像归因的实体映像或实体概念。一旦“偶像”出现失误带来遗憾或铸成大错,在对象心目中产生失信和失望,即可使偶像崇拜者已形成的丰富的综合知觉积累将发生一系列链接方向的错乱,轻者造成逆反心理,重者造成精神痛苦和崩溃。

也恰恰是在这种弱项的比较中,宗教文化中的“神佛偶像”相比人们所崇拜的那些“现实人偶像”,则凸显出信仰宗教的人群其综合知觉积累可以拥有更加恒久的稳定心态和精神信仰支撑。

其原因,一是宗教偶像从来不犯错误,所以从来不给信仰者精神打击。二是信仰者在主观意识中把宗教偶像看作是万能的慈悲的,即便是上一次没有保佑他,他还会寄望下一次。信仰者只相信自己对神灵佛祖心不诚,不相信神灵佛祖不保佑、不普渡众生。

由此能理解到,尽管宗教人群中许多人的综合知觉记忆是依赖“间接实体映像”起支撑作用的,但其精神世界则是持久稳定的,内心是充实的。有一种稳定心态和充实内心加上不失信心的努力,其人生总有希望存在。或者说由于“间接实体映像”在崇拜者心中起到了替代事物真实根源的“主映像”链接作用,也就自然构造了稳定的综合知觉积累,起到了维护心态的作用。此为一种优势。

  第二个弱点,存在着可被真实物像归因随时替代的必然性。比如,迷信“孙悟空”,不过是童年时脑健康却幼稚的综合知觉积累。所有童年幻想均可被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现象、真实处境和真实追求所取代。在文明史进程中,科学事业的发展对各种事物根源的揭秘,将能逐步消除人们对某些“间接实体映像”的迷信和崇拜。

  笔者感到,基于科学思维的辩证唯物论必须是发展的辩证唯物论。其迈向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就是敢于开诚布公地作出恰当的历史性的评价和判断:当一部分人群承受不了人作孽、天作孽的痛苦时,当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科学认识还不能解释所有,或不能消除一切困惑和盲区时,宗教信仰作为解除普通人内心之苦的一种途径,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必要补充,是脑神经介质运动容易响应的一种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主映像”记忆链接习惯。它首先不是政治问题而是心理科学问题;对少数民族来说是习以为常的文化传统问题。

上帝、真主、佛祖以及神的形象,是一种简单、生动、好记而又“无所不能”的形象,它在信仰者大脑中遵循着主映像链接补充定律,可为无助的人释放精神压力,解除内心痛苦。

科学思想也能为人类解除一切思想疑惑和精神困扰,不过,那是从长远的、发展的、最终方向上的判断。实际上,当科学思想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解释一切困惑、避免一切灾难、赢得一切幸福时,有不少人等不到这一时刻到来就崩溃了,就已经疯了!

这时候,如果你是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你将会理解到许多人需要一些链接综合知觉记忆的精神生活补充。这时候,你将清楚看到那些无助的人群和对自己的命运缺少自信心的人群,很容易倾向拜佛求神的精神寄托,很容易虔诚于佛祖和上帝,甚至遁入空门。

这时候,你会理解到那些坚定的辩证唯物论者,他们在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漫漫征途中始终不畏艰险,不怕困扰,始终充满勇往直前的探索勇气。他们的意志和信念代表着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这时候,你才会在多元化社会意识形态中不至于因真知识和伪科学的增长陷入思想紊乱,你会用先进的哲学思想和智慧统领全局,并且发现:当一个执政集团要求自己的成员必须是人类的先进分子时,如果该集团的某些成员却把自己的精神困扰和早已丧失的自信心捆绑在“大仙”神算的信仰上以此求得心态稳定,那就不再是心理科学问题,而是政治问题。这是超出本书范围的题外话。

  它告诉世人一个哲学道理:越是知识增多,越是信息膨胀,越需要有正确的哲学头脑做智慧“统帅”,若不然,依然要被索罗斯、李洪志等另类哲学家所统帅;越是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社会,越是需要正确的哲理思想高屋建瓴,若不然,谁能驾驭得了复杂的脑神经介质运动?要么丧失信心,要么精神崩溃;要么盲目自信,要么认知扭曲。

  想头脑简单点行吗?也行。当“白痴”最简单,有“上帝保佑”也简单!只有科学信仰和辩证唯物论信仰不简单,它是令人活得最苦最累,但却是人世间最光辉最灿烂最崇高的思想信仰。

  在一个信仰多元化社会,杰出政治家必须要求自己的政党成员讲政治,其中就包含划定思想信仰的基准线。与此同时也看到,若是要求全社会成员都拥有系统的正确的哲学思想,事实上做不到。哲学思维又再次回到主映像链接补充定律简单规则上来。

相关“主映像”记忆对综合知觉积累来说,有着亲密链接、简单归因和直接响应的优势。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传奇故事和传奇英雄。即使不信神佛、真主、上帝的普通人也需要英雄形象来经常刺激或调整他们可能颓废、可能低迷的脑神经介质运动。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女排夺冠的艰险曲折而又传奇式的拼搏经历,曾经鼓舞振奋了一个时代。现实中涌现出来的各路英雄,其实在普通人眼里就是一种“传奇映像”,对于只习惯综合知觉响应的人脑来说,他们都带有简单、生动、好记的“神化”表征。

  美国,是一个较早进入富裕、强盛和现代化的国家。如今,这个国家除了民主政治领域不容许个人崇拜之外,其他领域都有美国人各自自愿崇拜的“英雄”。美国媒体舆论也是同样在以商界、金融等各界传奇人物形象赢得普通人群综合知觉的亲密链接和直接响应,刺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脑神经介质运动经常保持良性循环。

  任何国家都离不开研究意识起源和意识形成规律的哲学。差别是:落后国家总是在政治领域制造“神坛”形成统一意志,文明国度则把“神坛”放在与政坛无关的地方。两者都在运用哲学智慧但推动社会进步程度不一样。中国告别了在政坛高筑“神坛”的时代后,现正处在面对新科技有人不知道哲学何用的彷徨岁月。

笔者曾用了3年时间跟踪研究过驾驭美国股市风云的神话人物——格林斯潘谨慎简短的公开言论。看到的是,股民们对他10多年的崇拜,给美国股市风云所带来的是一种“奇异”效果。他的所有言论均起到了引导股民调整投资步伐的“神领”作用。

市场过热时,格林斯潘的某句预言可以使冷;市场低冷时,他又有预见可以烧热;他用模棱两可的话可以稳住股市风险;他用先见之明可使“纳什达克板块”长期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

  他好像是在用个人意志掌控美国股市风云。实际上,生活中的格林斯潘是一个不说话的人,他更与八卦毫不沾边。为了说话不被另一人听见,一直等到70多岁才结婚。类似种种迹象,使笔者判断:格林斯潘作为万人崇敬的“金融英雄”,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主导美国经济的金融调控集团共同精心塑造的对外“偶像”。

美国心理学家和政治家在经济、金融领域里充分利用了美国人崇拜“个人英雄”的心理特点。先用无数资金塑造“格林斯潘预言”的神奇,然后让他工作到老耄之年仍然不让他退休。

他在被崇敬之后,为了降低本国小股民的投资风险,常在市场过热时用模棱两可的“格林斯潘术语”令信赖的他的人手持货币左右为难,不敢豪赌,不敢出手。他是股民信赖的人物,是能使多数小股民的脑神经介质运动只遵守综合知觉之脑功能那种简单响应规则的“传奇映像”。他创造了证券市场的“格林斯潘时代”。

当然,人们看到纽约股市还是因“纳什达克板块”崩溃走向暂时萧条。如何看待这种“从20年持续繁荣到一夜间崩市”现象中的格林斯潘的“偶像”作用呢?重点是思考此前他国投资崇拜者为何蜂拥而至?

不懂哲学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那是“非理性繁荣”的必然结果。显然有经济头脑没有哲学头脑。你是否想到另一种可能:美国金融高层是在主动利用偶像崇拜所支撑的情境氛围,利用境外股民对“金融英雄”的崇拜和对高科技的迷信,把各国资金吸引到纽约“纳什达克板块”然后套牢,并伴随流动性撤出而狂跌、而蒸发!

  哲学家的头脑只有哲学家能看懂。应提醒各国不能小看“金融大鳄”在金融领域的哲学智慧。美国私募基金巨头们是一群对哲学智慧推崇备至的精英群体,他们极有可能结合金融实践发现格林斯潘退休前的最后一种用途,即面向国际圈钱。“金融大鳄”能在世界范围掀起非理性经济狂潮,不可能只有经济头脑没有哲学头脑。

  哲学尤其是哲学思维方法,它像自然科学和市场经济学一样,其所提供的方法论之学问是没有国界和政界之分的。研究意识起源和意识形成规律的哲学方法论,真的是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无法替代的学问。它为什么样的人掌握,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20世纪90年代之初,中国流行一首通俗歌曲。它所推崇的“跟着感觉走”,说到底就是跟着综合知觉中的“主映像”所链接的感觉优势走。这首歌追根溯源来自美国。到了90年代末,一本在中国发行量超过上千万的小册子《谁动了我的奶酪?》,其所赞誉的迷宫中的“小老鼠”也一样推崇跟着感觉走,还是来自美国。

  那本小册子专门颂扬那种不需要方向选择和文化传统、不必有自己头脑的“小老鼠”,只要不停地在“迷宫世界”中钻来钻去,总会成功地找到奶酪。当众多人的理性认知被扭曲,正确信仰已放弃,或者面对纷繁世事迷失了科学思维方法时,综合知觉积累就要占据许多人脑的响应优势地位,自发地受让迷信和崇拜引领行为方向。

  这是近似于无意识高级动物的“条件反射”,不用思考即可对记忆中所依赖的“主映像”感觉产生直觉响应。而那些印象深刻的“主映像”恰好就是被境内外媒体刻意炒作和奉为神话的“成功人士”。

古往今来,在中国老百姓中迷信“宿命论”的人很普遍。在此类人群里,一切事物映像均被区隔为“大吉大利”和“不祥之兆”两种映像概念。“宿命论”的文化沉淀必然给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综合知觉积累添置某些特定的由事物映像所链接的敏感方向。

2003年,陕西著名作家XXX在《美文》杂志24期上连续发表有关人间“神秘现象”的谈话,其侃侃言谈之间也流露出他自己就是一个倾向“宿命论”、迷信不祥之兆映像概念的人。

  不过,也从谈话中看得出,先生并无意识到人的综合知觉积累所赋予的人脑响应条件恰恰是许多“神秘现象”产生的内在原因。他谈到“店铺写门匾,字写得满意的,店家生意也非常好。如果一拿到手就感到不满意,那就天天感到晦气,生意也会潦倒。”

  难道“门匾”有神秘伟力吗?不是。是以“主映像”为核心的综合知觉响应条件正在每天构造着店家的一种经商心态。总感觉门匾晦气的人就不会有正常的决策心态;每天都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做事就正常洒脱。完全是因为面对“吉”与“不吉”的“主映像”——那晦气的“门匾”,你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所导致的结果。

人科人属和一切非人科人属高级动物综合知觉脑功能,均是容易被引领、被驾驭、被利用的脑神经运动机制。比如,秦朝末年的陈胜起义,陈胜为了不用太多理由担当起足以服众的起义领袖,悄悄用布帛写了“陈胜王”等字藏在鱼的肚子里,然后,着人假装不经意地发现释为上苍暗示,他顷刻间登上“神坛”一呼百应。

比如,战争年代某战役指挥员为使所率士兵坚定必胜信念,役前特意到神庙抽得一签,宣布:“大吉”!士兵倍受鼓舞增添勇猛顽强,是役大捷。此类用法,仅适用于封建迷信思想浓郁的旧时代,需要高度警惕同样的综合知觉响应功能在当代或可被滥用?

比如,“中功”主教张宏堡利用他与某些高等院校党委书记的合影,在北大、清华和人大也曾赢得不少人的综合知觉响应,其“弟子”大多是迷失信仰和寄托,而又厌恶哲学的知识阶层。

比如,邪教“法轮功”教主李洪志,其大法理论属于东拼西凑,有点杂乱。不过,他对弟子学大法用大法则主要强调“悟性”,也就是不依靠系统的科学的概念思维,只依靠综合知觉脑功能的响应优势。其实,真正感召弟子们的绝不是大法理论,而是形形色色的“转法轮”传奇映像;“法轮功”练习者打坐打得眩晕时,所产生的幻觉均与记忆中的“法轮映像”赢得综合知觉响应有关。

  我国传统哲学对“意识形态”的重视,只重视思想观点和理论概念的正确或错误,对社会意识形成过程中综合知觉积累在一定条件下拥有自发响应功能的研究和对策长期处于理论空白和盲目治理的被动地位。可是“法轮大法”除某些科学常识的错误,主要是一些“东拼西凑”,重复宣扬的都是“真善忍”,概念问题并不多。

  李洪志所利用的不是人脑中的理性认知,而是人脑综合知觉响应条件。“法轮功”可酝酿出一种压抑自觉逻辑、模糊自觉概念的无形的精神控制力量。它的法经中诸如“业力”、“圆满”、“魔”、“上层次”等重要修炼词汇均没有严格的理性界定。所有“法轮功”顽固分子在电视镜头里解释上述概念时都给人一种痴人说梦的印象。

  应该看到,人们在依靠模糊概念形成判断时,会自觉不自觉跟着“主映像”链接的综合记忆中的感觉优势走。当人脑中信仰比较混乱时,综合知觉中的“主映像”记忆便可占据人脑响应优势地位。

  所以说,若泛泛指出“法轮功”反政府、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这种属于理性概念的自觉逻辑判断,很难动摇它利用和操纵人脑综合知觉的那种着力点,容易引来“弟子们”更强烈的逆反和对抗情绪。看来,做人的工作还得要重视哲学的发展与进步。

  一切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其宗旨都要体现为人类自我对人类整体的关怀和保护。自然科学是通过关注自然规律、通过创造并积累财富、通过改善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来关怀人类;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则直接关注关怀人性人权,关怀人的脑神经介质运动。

  如果没有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很容易走向“关怀人类”的反面。因为自然科学是通过关注“物”的技术革命才能实现对人的关怀,而这时,过分倾心于物质成果的人若是脱离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势必有人走向技术崇拜、变态发明、财富狂热和邪教追随歧途,背叛“以人为本”。

2009年加注:以人为本的科学理论不同于“人类中心论”。后者全称为“人类社会中心论”,即面对自然与社会,它主张一切服从人的社会价值观。其科学观、人生观、世界观、权力观均以人所冀图的社会价值为中心,因此它不遗余力强调“科技万能”。)

2009年加注:以人为本不同于“物质中心论”。后者把物质运动看作是有意志有“广义目的”的运动,主张在大自然面前人的一切均处于被动从属地位,不必有主观能动性;尤其是现代人,必须崇拜物质“终极实体”的决定性作用。它基本否认了物质高级运动方式在提升运动质量和运动水平过程中主要是依靠人的作用。)

  (2009年加注:以人为本区别于上述两种哲学的基本内涵是:它既承认人的初级理性价值观的合理内涵,同时追求人的高级理性价值观;既承认人的物欲和本能,同时主张精神文明和天地人和谐相处。它立足于人性之本,积极引导现代人以物质生活为基础,主动珍惜自然、主动顺应客观、追求多彩幸福和人性的全面发展。)

“人类中心论”与“物质中心论”对人之命运寄托难免产生偏向引领,其对社会价值实现和物质终极实体的种种冀图,均未摆脱单纯科技崇拜,这就难免成为当今“邪教崇拜”的间接诱因。

也碰巧,“法轮功”恰恰是基于“宇宙大爆炸”科学猜想而建立了“修炼说”和“圆满说”。据《中国宗教》2003年第2期报道:加拿大一个迷信UFO(飞碟)的邪教组织曾于2001年宣布:要寻找希特勒的遗传基因以“克隆”纳粹头子。无独有偶,美国名叫“再次降临计划”的邪教组织也正在酝酿用耶稣裹尸布上的DNA来完成耶稣再世的“克隆”计划……当代社会,倾心于追逐名利提升个人社会价值的人,他们并没有离开过另类哲学的方向感寄托。

法国著名邪教组织“雷尔教派”所传播的哲学信仰,是认定人类的起源完全是依靠“天外来客”的科学技术。其称:地球人是在2万多年前由外星人来到地球“自己克隆自己”繁衍至今的。

“雷尔教派”的教徒们相信《圣经》上的关键词Elohim(上帝)是“天外来客”的错译。而本书认为:此种对关键词“纠错”的关节点不外乎是嫌弃“上帝”有神的光环却没有现代化的科学光环,而“天外来客”,则被赋予比上帝更神奇、更先进的科学光环。

  基于极端科技崇拜来解释宇宙万物和万象的哲学思想,这是一种现代化的哲学信仰吗?不是的。说穿了,那不过是变种变得有点“邪门儿”的客观唯心主义。单就此一解说,连普通老百姓也不免要继续追问:地球上的人是“天外来客”克隆自己繁衍的,那“天外来客”又是谁造的?是“超级天外来客”克隆自己繁衍的么?那“超级天外来客”又是谁造的?如此往复追问下去,世界的本原又回到了神造的起点上,等于一万年以来人类哲学思想没有任何进步!

拥有生物化学硕士、分析化学博士、物理学博士和生物学博士4种学位的科学家布瓦瑟利耶女士正是当今邪教“雷尔教派”教主。她说:“我信仰科学,信仰人类科技进步,所以才使我相信雷尔教派,这是我对科学的最理智态度。”布瓦瑟利耶所信仰所崇拜的“科学”正体现了对某种先进自然科学技术的极端崇拜,这绝非是一种科学精神。她的邪教组织宗旨之一就是长期实施“克隆人”计划,也绝非关怀人类,而是试图用科学技术的神奇伟力来挑战自然力,以求证科学技术最伟大最崇高,以满足那种变态的科技崇拜心理。

2017816加注: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是有边界的。各国的“自由”边界都以宪法为底线。在美国不能传播与私人占有权相抵触的共产主义信仰;在德国不允许再度举起纳粹旗帜;在中国也同样禁止妨害政体、妨害社会和他人的“信仰自由”。)

  进入21世纪的国际社会,潮涌般的“极端科技崇拜”逐步压缩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传承空间。老子“道法自然”的威严古训被境内境外许多人遗忘;某些人群所掌握的先进科学技术及其脑内所伴随的极端科技崇拜,时隐时现地正在偏离科学精神的方向感,偏离它解释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然后是严守自然规则为人类所再创、所利用的正确轨道。先进的转基因技术发展到今天,违逆自然倾向已经无法回避,遗憾的是,此项技术偏离了人间正道。

  与此同时,霸权国家传播的“道法实力”价值观也正在强迫老子的“道法自然”为之转向,及至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也被国际强权的依附势力奉为最高经典。他们不遵有序天伦,不要进化人伦,独尊原始森林里那些弱肉强食的“兽伦法则”,何故?

环视当今国际社会,某些失去了方向感的先进“科学技术”,尽管它来自自然,却反过来肆意挑战自然。比如,化学添加剂的使用、纳米技术的普及、遗传密码的改写、互联网的传输、卫星遥感的精准、转基因作物的功效……都能转变成残害人的手段

比如,把剧毒物质改造成“纳米级别”,其毒性活性可致难以控制的生态灾难;把转基因用于“改变种族遗传条件”的食品武器制造,能悄无声息地败坏一个民族的遗传条件从微观领域酿成种族衰亡,连向他国输入价值观也免了。如果极端科技崇拜被演变成一个或两个政府之崇拜,人类将面临万劫不复的“科学灾难”……

200912月加注:近段时间在互联网上引起争论的有关2004年多省引进转基因水稻和引进转基因大豆专利一事,或许是在证实笔者于2003年以前阐述的观点。虽然于悄然中大面积改变人种遗传条件,那种源自微观领域的“转基因战争”并未真正发生过或要经历几代人传宗接代才能看出结果,所幸中国政府很谨慎。)

200912月加注:在美国,转基因作物实验基地被远远隔离在僻壤一方,转基因食品公司与政界联系且被政界掌控十分密切。老布什和克林顿曾多次阻止动物实验结论扩散到国外,后来的奥巴马政府曾严肃指出:对过去的转基因食品“需要反思”。)

200912月加注:是的,当世界霸权物种没有消除时,人们不能忘记本书前章阐述过的哲理:地球上最初的物种演变都是物种间无意识被动响应各种信息刺激的结果,其时,所有物种进化和退化都是被动的、缓慢的。然而,一旦高级生命物种进入到有意识且能趋利避害而响应的发达进程中时,人与动物之间、不同民族和人种之间的进化差别将日益呈现两极分化。期间,某些物种未免于退化和绝代之命运的原因,正是霸权物种独占进化前途所致。)

  我们相信:只要哲学思想和人文社会科学在进步、在发展就永远给人类带来福音。其中,哲学为人所提供的关怀最独特,它用人类智慧的最高范畴高度概括人间万象、世界万物和所有科学技术门类的发展规律,并归正其发展方向;它用最为简明的哲理帮助人们面对世间纷扰和精神困惑能够释然,能够豁达,能够显出泰然智慧;它用万事通辩的方法论促使脑神经介质运动保持良性循环,避免精神上的极度痛苦;它用简单而深邃的哲理使人受益一生……

  当人们过分浮躁地关注物质财富的高速积累,或急功近利地倾心于新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时,是否需要提醒一句:千万别忘了那些只关注“物”的人们,谁来驾驭他们的脑神经介质运动不至于陷入泥潭之中呢?邪教“领袖们”钻的就是这一空档。

科学将证明:本书阐述的综合知觉脑功能所包含的自发响应优势,是人的意识和社会意识形态起源的自然基础,是脑生化物质运动的自然机制。人们在崇尚理性规则时,如果忽略了人脑自然基础和自然机制,社会发展为此付出的代价将是沉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