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谁在掌控物种进化核心进程?
物质世界所有物种,均可能携带介质运动中间环节又可向他方传递介质的这种自然的信息存在方式是与千姿百态的物种各不相同的应受介质刺激的方式,即接纳运动介质的响应条件同生共灭的。地球造就生命物种时,也在无声宣告:大自然很公平,她自始至终无意要把有利的信息刺激和更优秀的响应条件特意赋予智人种群。但所幸可贺的结果是:智人先祖却积累了包括顽石在内的多数物种分别拥有的多数响应条件。
那种集“万物灵气”于一身的信息与响应结果首先不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更不是争命夺食的结果,而是在时间与空间交织而成的有害有利两种信息的多维刺激网络下总会有物种很幸运,无意识逃脱了许多阻碍自身进化的有害介质的无形或有形响应,同时无意识响应了更多有利介质传递必然要出现的一种结果。
不利于人体人脑进化的信息刺激,它就好像一张渔网撒向“鱼儿们”,总有“几条鱼”被你网不住。智人种群基于地球生化物质基础的自然演变过程其所积累的“万物灵气”,只能说明:他是在自然的信息与响应中演变出来的“幸运儿”。
这个幸运儿在赢得自己具备“智人”的基本响应条件后,才走上了响应体内介质刺激而与他物争命夺食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之路,也走上了自发地响应外界信息刺激、响应劳动信息召唤、继而把自发劳动变成自觉劳动的自我再造的“后天”发展之路。他站立起来了;他学会了扔石块土块;他开始通过改造自然物来制造工具并达成改造另一自然物目的;他创造了专属于人的语言,他终于完全走出了非智人动物群体。
与此同时,和智人种相比曾有相同“资质”的部分人科人属和非人科动物,却因在某种环境下无意识响应了不利于自身进化的信息刺激而导致局部大脑终止发育,同时改变了遗传信息条件,丧失了能使它们获得有意识有目的“改造自然物”的劳动条件,丧失了靠“后天”努力可以增进响应条件、变得心灵手巧的发展前途。
接着又在同资质群体中近亲繁殖一代一代交叉遗传,稳定扩展了一个失去发展前途的种群。那些猴子猩猩们、野人们最终停在了与智人为邻的次级进化阶梯上。
上述,令人清醒意识到“信息与响应”始终在无意识地紧跟着生命物种的进化过程,一刻没有停止用有害信息缠住、拖住一支物种队伍,一刻没有停止用有利介质传递提携、栽培另一支物种队伍。此种现象直到今天仍在缓慢无形延续,只是人们无法用有生之年去观察发现此类须经千年万年才能显著变种的物种进化和退化现象。
但是,现代文明的优势在于:科学家们正在努力面对物质世界微观领域奥秘加速探索,正在解开一个又一个信息与响应过程中介质传递的超微环节,正在用科学方法推动实现自身响应条件的趋利避害,正在加速度强化物种的“马太效应”。
除此外,各国教育家、政治家也在努力。推进教育普及,主张人类共同享有健康权、劳动权、生命权、受教育权的社会制度,无疑也在为人类的整体性发展与进步提供保障,使不至于像“前智人”种群一样完全依赖被动响应条件而演变,结果,不得不牺牲部分同类,把同类抛弃在进化阶梯的低级台阶上,只有少数人种脱颖而出。
自然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对当今智人种群来说其自身还有多少响应条件尚未被发现?这恰恰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成为一切自然科学基础”的那个离开知觉的课题。
人体对外界信息的“响应”,是比感觉知觉涵盖更广的自然科学概念,显然这一概念也达到了哲学的境界与高度。西方人成为白色种群,非洲人成为黑色种群,亚洲人成为黄色种群,那不是自觉创造的结果而是人体响应条件对自然信息的响应结果。
还有,乌鸦是黑色的、鹦鹉是花色的、孔雀是多彩的,均是自然环境下和遗传条件下的“信息与响应”塑造的结果。北极狼比温带狼块头大,北极狐狸因寒冷空气刺激长成一张圆圆的脸蛋儿,(幽默:是否相比尖嘴狐狸不够狡猾了?)而你,再看看生长于热带孟加拉国的老虎,它与寒带东北虎比块头,小得就像一只老猫。
……这一切,都是信息与响应所造就的物种现象。
有人在某种情况下总会感到不明原因的燥动和不安,这是对体内信息的响应,还是对外界信息应受后酝酿的结果呢?响应条件和介质条件又如何确定呢?当信息与响应构成他物与此物质间介质运动的细微环节时,那无疑也是心理学的唯物论基础。
在没有完全弄清上述介质条件和响应条件之前,一些伪科学常会乘虚而入,把不可名状的信息与响应释为特异功能,然后把人体“特异功能”鼓噪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信息与响应,你能不能成为辩证唯物主义更扎实、更具支撑力的基本概念组合?
按照恩格斯给予“人”的界定,原始智人必须脱离其他动物群体。而之前,当前智人尚未开始有目的改造自然物时,它是否先要使自己能够站立起来?其实,站立起来正是人体机能提前具备了响应某种信息刺激而站立的神经传感功能和肢体可应受站立的响应机能。不然,很难解释前智人种群中出现的那个摇摇晃晃的“第一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语言的产生也是人体机能提前具备了响应体内和外界信息刺激而发声发音的条件。
在生命物种进化中,每当一支动物群体出现超过同类其他群体响应条件并将跨上一个新的进化台阶之前,它们与过去同类的界限并不清晰且仍然在群居交叉遗传。
但此时此刻,获得了更优秀响应条件的那位“杰出物种”,也常常会对有利的外界信息刺激实现更多的自发响应。比如,在两性交配中从单纯响应性激素刺激,发展到响应对方健壮体魄所给予的视觉感染,再发展到对情感信息的响应。当那位“杰出物种”及后代进化到从整体上不屑与进化滞后的同类交配时,新的生命物种就正式诞生了。
实验课题(NO:02)以“性爱”为轴心能否衡量人种进化时间差?
判断上述同类分离的演变过程,少则数千年、多则上万年才能实现。不妨把此一理论猜想称之为衡量人科人属动物种群在进化时间比差上的“遗传信息隔离界定法”。它不包括物理上的“天各一方”的隔离条件,只包括同类之间能所响应到的相互信息刺激后的“反馈”表现,只包括近邻物种之间和人种之间本能的、自然的性爱隔离。
实验设计思想:针对人种之间存在“遗传信息隔离”的现象,可发现在当代某些不能普及教育和不能保证多数人基本人权的国家,完全能找到客观事实依据,甚至能进一步发现不包括传统束缚在内的阶段性衡量依据。比如100年进化差距、500年进化差距等,均可通过以“性爱”为轴心来扩展相互信息响应后的种种表现,并量化制定衡量依据。它有类于外来移民对仍处于原始状态的“土著人”本能地不易发生性爱和情感。
此种界定的客观含义,是指进化物种对近亲物种相互信息应受传统的改变,即优秀响应条件对落后信息刺激的本能唾弃。民族响应条件若不进化必将成进化梯级中落伍种族且终将出现人种之间的进化差别是可为信息与响应能所解释的科学道理。
大自然造就生命物的方式是公平的。她在40多亿年前通过自然的物理化学反应奖励给地球的“甲烷”是相同的,后来造就的脂肪酸也是相同的。不过,到了多分子体系之后,生命物种的自身响应条件开始增加;响应条件越是增加,大自然就越是驾驭不了各种生命物种进化过程中应所响应和不应该响应的无数种信息刺激。
面对介质传递的自由与奔放,大自然以她“无为而治”方略把生命演变的核心进程线索交给了自由奔放的“信息与响应”环节。信息与响应成了“上帝”。
狂风、地震、海啸那些激变物理运动灾难不会天天纠缠物种进化过程,但空气中数不清、看不见的各种粒子辐射则时时刻刻包围着生命物;还有那各种各样用肉眼看不见的矿物质以及病毒、碳颗粒同样会变成运动介质,时时刻刻在导致物种演变。
地球自有生命物种诞生前,它早已形成了物质分布不均局面。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信息刺激条件同样分布不均。面对客观世界不可更改的大前提条件,不同物种的响应条件便成为物种们能不能趋利避害而响应而进化,进化到什么程度的关键条件。
显然,生命物种之进化与天地人间物质分布不均,两者间并无绝对依赖关系。其进化与退化的漫长过程如宇宙膨胀先减速后加速一样,最初物种演变皆处在无意识被动响应各种信息的自然的原始状态中,其进化过程与退化速度都一样极其缓慢。
然而,当一部分生命物种进入到有意识有目的趋利避害响应信息刺激的发达进程时,霸权物种必然产生。人与动物之间、不同人种之间的进化差别开始加速呈现两极分化,期间落后种族随时面临绝代灭种危险。在所有生命物种中,善于趋利避害迁徙生存或开放包容的物种,不仅响应条件优秀而且能够赢得更多的进化机会和响应条件。
响应条件越多,物种进化越快。
顽石不能进化,其原因很简单:它只拥有响应物理介质作用力的唯一条件。水中的氧分子可使铁矿物应受刺激,使其表面锈迹斑斑。但是水对于顽石,只有携带着物理信息才可使顽石的表面变得油光铮亮,如鹅卵一样美丽。由于顽石只能响应物理信息刺激,在强力作用下,它的命运只有两种:要么滚开(移位),要么粉身碎骨(变形)。
让我们看一看不同物种响应条件构成的阶梯形状:
无机物——响应物理信息
有机物——响应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原生物——响应物理信息、化学信息、遗传信息
植 物——响应物理信息、化学信息、遗传信息、体内信息
动 物——响应物理信息、化学信息、遗传信息、体内信息、动物信息
智 人——响应物理信息、化学信息、遗传信息、体内信息、动物信息、人工信息
把这个卧式阶梯向左翻转九十度便可形象看出大自然耗用漫长的物种演变时间,被其逐级垒高的响应条件——智人先祖集万物灵气,到达了阶梯顶峰。以上阶梯形状仅是粗线条描述。其实,在每一大类响应条件中——比如对物理信息的响应,越是进化的高级物种其响应条件越是丰富和细腻,越是无法用文字详尽描述。
同样是面对燃烧的太阳辐射磁波光子,无机物“顽石”受热后其表面一动不动;植物则自动趋光,自动用叶绿素参与光合运动,可吸入二氧化碳还可呼出氧气。同样是面对阳光介质普照,植物们对某些光辐射并无丝毫响应,而人则可能响应阳光辐射所含的全部信息,包括至今仍没有发现的个别有害或有利的介质刺激。
智人种群是响应自然信息、增进自身响应条件且经过漫长时期的交叉演变后被大自然塑造出来的精致完美的物种。人性化物种必然要求人的自我管理科学化人性化。管理过程中任何无效激励和有害刺激均是对大自然辛勤积累的不恭不敬。
大自然把逐级垒高的那些基本响应条件赋予了她并不知道该称之为“何物”的前智人身上后,前智人能否充分利用既有的响应条件加快自身发展?就要看获得了自然的基本响应条件的前智人其后来的进化能否能动性创造自我完善自我了。
从上面的进化阶梯形状中,可看到前智人没有发明专属于自己的人工信息(比如语言)之前,其与其他人科人属动物所能达到的次顶级的响应条件大致均等。响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信息刺激自发争命夺食的动物本能和响应“劳动”信息刺激有意识有目的改造自然物的行为,对人科甚至少数非人科动物来说,在其大脑部分终止进化以前(包括前智人、猴子们、猩猩们)所面对的进化前途几乎均等,都一样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004年加注:据《读者》2004年18期《我怀着希望》一文的作者英国著名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记载:我研究黑猩猩已经40多年了,40多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坦桑尼亚戈布国家公园丛林中与黑猩猩日夜厮守。我曾经注意到一个成年黑猩猩扯掉树上的树叶做“工具”,然后用树叶“工具”把白蚁从藏身洞里引出来。)
(2004年加注:对上述文字记载,笔者能否判断珍妮所发现的那种拥有“偶然性”人性巧合的黑猩猩模仿智人使用工具的表现有无可能与珍妮的人性化举止有关?当然,那种利用自然物为“工具”的表现显然未达到改造自然物为工具的智人境界,但其近似表现已能够说明黑猩猩与智人祖先曾经有过同路同行的进化过程。)
可是很遗憾——我们扼腕叹息!为什么猩猩还是那个猩猩,猴子还是那群猴子,而人却从它们的队伍中走出来且越走越远呢?笔者判断依然是生活环境和生活资源的信息刺激条件包括那些愚蠢的DNA信息遗传方式终止了多数灵长物种局部大脑响应条件的进化,使那些本来有条件与前智人同路同行而进化、有条件变得更聪慧更灵巧的物种却在使用工具的简单操作上也成了它们的超凡技能和属于它们的“尖端科技”。
科学家已经无争议地确认:只有极少数绝顶聪慧的黑猩猩经用大半生努力、甚至到晚年才能学会简单工具操作技能。(注:据CCTV《人与自然》节目报道)也因此,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真理才显得熠熠生辉。在自然界生命物种经过漫长的进化阶梯攀登之后,确实只有智人先祖响应了有目的有意识改造自然物的劳动。
在劳动中,智人种群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也“创造了人本身”。其本身获得进化改造和再造的突出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把多数迟钝的响应条件发展成灵敏细致的响应条件。
劳动使触觉灵敏,四肢反应更加灵活,十指神经链接中枢神经感应度日益增强。响应劳动信息刺激必须响应站立,站立起来的人为头部的灵活转动提供了条件,又增进了感官响应条件;同时,大脑被放在高贵的顶部,为脑发育提供了方便。劳动扩大了感觉知觉应受信息的范围和敏度,大脑神经元增多继而使人的响应条件获得综合改善。
二是通过基本响应条件延伸出了新的响应条件。
通过自觉改造自然物的工具制造使人类生产力伴随工具改善而提高、伴随工具改善而扩展了新信息的响应范围,也伴随科研仪器的改善使智人感官功能延伸到了知觉以外的宏观和微观。还通过感觉知觉形成模糊概念创造了语音。语音的诞生标志着智人对概念信息响应条件成熟。对语音的响应能力必然促进大脑增加概念思维功能,进而演变出加工信息的优秀响应条件,它使人脑的生化板块组合及其神经链接条件发生根本变化。
三是通过对语音和符号信息的响应又延伸出了数不尽的响应条件。
此后,人工信息比如碳墨水分子笔画排序和编码的文字符号的创造,还有绘画临摹及各种艺术品创作等,已成为近代人、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许许多多易于传播的文化介质被陆续发明和推广。而对科学文化信息的主动响应又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也增进了人对精神生活、情感生活的响应和依赖,由此滋生出动机非凡的不懈追求。人的大脑更加人性化、更加发达和完善。……这一切令人叹为奇迹的自我再造过程到今天仍未结束。
如今,现代智人种群正在利用电子、光子等多种越来越高效的运动介质以实现精神文化产品和科技知识的创造、发明和传播。人工制作的介质传递环节已深入到机器脑和地球每个角落,信息刺激网络更加密集,人的响应能力还在继续扩展和提升。
对个体来说,响应条件越多人的素质越优秀、人的大脑功能进化越快。对群体来说,响应条件越多集体智慧越优秀,这个民族越优秀。
(
……我们守望北斗方向走完了一段长长的迂回路径,现在又一步一步接近了本书当初议题,可是也正在接近哲学的核心问题。人类为什么会有哲学?哲学的宗旨是什么?在此一敏感问题面前,请先哲推我一把,让我无畏地攀登哲学的珠穆朗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