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中流砥柱:沼气+电气化公路


 新能源的中流砥柱:沼气+电气化公路

 

朱大碌

 

据央视报道,河北衡水有一个20万头猪的养殖场,建了一个沼气厂,有105000立方的沼气罐,可日产沼气20万立方米(约年产沼气67千万立方米),年产沼渣肥料25万吨,可供50多万亩农田施肥。

 

数据显示:2017年度中国天然气累计消费量2373亿立方米。也就是说只要建1万个这样规模的沼气厂(约年产6-7千亿立方米),就可满足中国的天然气消费。不但不用进口,连国内的天然气矿都可以停产封存。

 

风电、光电都是靠天吃饭。沼气不同,可以储存,可以人工操控。既可以调节燃气,也可以用来发电,承担电网调峰的重任。沼气还有一位兄弟--秸秆制气,废弃的秸秆可以储存起来,作为沼气的补充。这样就有足够量的沼气用来补风电、光电的短板,风电、光电就可以放手发展,新能源就有足够能力完全取代传统能源。沼气产生的沼渣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1万家沼气厂可年产25亿吨沼渣肥,可满足50亿亩农田的生态用肥。可见沼气在新能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中流砥柱作用。

 

新能源的另一个大问题,是汽车电动化,淘汰燃油汽车。靠充电桩和电池,这是很难做到的。电池虽然发展了100多年,但其性价比差、高耗能高污染、安全性差、行程有限、使用不便的老毛病仍然改不掉。虽有政府补贴,市场却不认可,取代燃油汽车遥遥无期。如果转换思路,用电气化公路(滑触线网)取代充电桩和电池,那么电池车的毛病将一扫而空。电气化公路加新式自由行电车,行程无限,可以任意跑长途,无需停车充电,节能环保物美价廉。这种新式自由行电车德国已经试制成功,第一条10公里的电气化高速公路已经在德国开建。中国如果开建电气化公路,还可以加上光伏天棚,既可以发电直供,还可以遮蔽雨雪,保障公路风雪无阻四季畅通。

 

 

中国只要建1万个沼气厂,建100万公里光伏电气化公路,就可以做到新能源一统天下,基本淘汰传统能源。可以淘汰全部火电厂和燃油汽车。淘汰大部分炼油厂、化肥厂,停产封存国内部分煤、天然气、石油矿产,大幅减少进口国外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也不需要再建,特别是核电这样高风险的能源,可以逐步削减直至全部关闭。

中国的污染将大部分消除,我们不但重见久违的碧水蓝天,而且环境质量会远超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1万个沼气厂、100万公里光伏电气化公路,工程虽然很大,做起来并不很难。如果由国家统一规划,各省市地方分工包干来做,少则一、两年,多则35年即可完成。技术和资金都没有任何问题(不涉及国外知识产权,电气化公路为中国发明:01134033.9),基本上都是成熟实用技术,投资1千万左右的沼气厂和501公里的电气化公路线网,对大部分地方都不算是很大项目,完全不能和每公里几个亿的地铁之类相比。而且沼气厂、光伏天棚都可以交给社会企业来投资,不需要政府花钱。只是需要整体规划,系统推进,科技创新不如系统创新。

 

具体的做法是:

1、将沼气和光伏电气化公路列入国家计划,由国家投资建一个全国统一的燃气管网和电气化公路网。

2、全国城乡约100平方公里建一个沼气厂,根据资源情况(人烟稀少的地区不用建),一般农村一个乡镇建一个,城市一个区建一个(城市人粪尿、厨余垃圾、落叶等都可以变废为宝制气),沼气厂可以政府招标由社会投资建设,所产沼气除自用外,全部并入国家燃气管网,由国家燃气网收购和储存,用于调节燃气和调峰发电。

3、电气化公路由国家电网投资建设,在民用线网之外再建一个公路车用线网。光伏天棚向社会招标,由社会企业来建。新式自由行电车只是为传统汽电车加装一个自动升降的辫子(201420115035.5),普通汽车生产企业都能造,不需要另铺摊子,转型升级即可。

4、将被淘汰停产的煤炭企业,天然气、石油企业,化肥企业等,可未雨绸缪,参与投资地方沼气和光伏发电,实力雄厚的如中石油、中石化等可投资地方搞连锁企业,从传统能源转型升级为新能源企业。

5、中央制定政策、标准,各部委配合,各省市地方分工包干,一年起步,二年普及,三年完成。

 

这样做三年之后,火电厂将全部淘汰,改造为燃气调峰电厂。燃油汽车也将全部淘汰,改造为新电车或混合动力车。中国将由此领先世界,告别污染雾霾天,进入清洁可再生新能源永续发展时代,在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道路上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