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结束,很多人重新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程,开始新一年的工作。万事开头难,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开年的这一段时间尤其难熬。
春节前,餐饮业就出现了用工荒,很多餐饮员工提前回家了,有的是请假,有的干脆就直接不来了。老板们也想尽了各种方法,比如年后再发奖金、扣半个月的工资等,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以致于生意青黄不接,店铺运营都出现了困难。
过年期间,餐饮行业是最辛苦的,很多员工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春节后,这些员工可能重新选择就业方向,招来能用的人就更少了。现在店里面不光缺服务员,厨师、门迎、收银、传菜等岗位都缺人手,没有人服务质量很难保证。每年春节都是这样,这简直成了整个行业的死结。”
老板有老板的苦衷,员工也有员工的烦恼。
职业没有前景、加薪无望、工作任务繁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离开餐饮这个行业。
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一定要通过机械化、标准化的手段提高生产率,而中餐的标准化是整个行业的死结。
由于标准化的缺失,餐饮业每开一家店都要重复投入大量的人力,规模增加多少,成本也就会跟着增加多少。成本摊不薄,利润当然也就上不去,这是餐饮行业的固有属性,除非真的有一天,餐厅真的完全自动化,不需要人了。
作为店铺老板应该怎么做?
既然餐饮人力成本高的特点无法改变,我们可以优化它的结构,让更少的人产出更多的效益,从而填补高成本带来的不足。
>>>>及时识别优秀的员工
餐饮员工流动性大这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流动性大虽然容易造成员工不稳定,但也可以让老板筛选很多人,从而找到真正优秀的员工,把他留下来。
现实情况中,有些老板真的太懒了,根本就没有把员工招聘放在心上,一心只想怎么快点挣钱,这种短视的经营态度极易埋没优秀的员工。
>>>>给予优秀员工更优厚的待遇
一旦发现优秀的人才就要千方百计的留住他。从前面的例子上我们可以看出,员工离职最大的原因就是待遇不佳,这确实戳中了餐饮的痛处。餐饮行业本身是一个微利行业,毛利虽高,但除去房租、原料等大头,剩下的利润本来就不多,盲目提升员工待遇显然是做不到的。
既然普遍提高待遇做不到,那么可以尝试调整待遇结构,特别是加大对优秀员工的奖励。这样一来可以留住优秀人才,助力公司今后的发展;二来可以树立多劳多得的榜样,让底层员工看到希望,激励他们进步。
>>>>建立良好的公司文化
在公司不能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时,就要不断改善公司的文化。工作并不是只有“钱”这一个衡量标准,工作氛围、成就感、人文关怀等都是员工留下的理由。麦当劳、西贝、海底捞等大型餐饮都把公司文化放在了极高的位置上,可见文化这种东西真的很有用。
对于我们开店老板来说,对员工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就是最好的文化,不需要太多大道理,只要比别家的老板多做一点,你的店就一定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