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的沸腾,投诉的焦点在哪里?


【作者微信:xiaodaoma

 

每一年的3·15都会受到世人瞩目,一方面看看又有什么新的“惊悚”的事件要被曝光,另一方面也想看看“诈骗”的技术又提升了多少。而每年的3·15晚会也被当作一个小小的缩影,梳理一年来的“民愤”事件,自然投诉的焦点也是最重要的参照物。

 

众所周知,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一度时间是最受人瞩目的,虽然监管在不断加强,如今在这方面又有多少的进步尚需要观察。其实问题还是存在不少,不过也在逐渐的规范。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也更加关注网络安全、手机安全、支付安全等等构建在移动生活情境下的各种应用和隐私保护。

 

尤其是移动支付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的支付方式的时候,我们对于移动网络的安全越来越在意了。我们看到,有地方消息发布新闻通报称,目前手机App存在获取权限未尽到告知义务,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而关于各种App“过度”要求用户开放权限也一直是业界诟病的焦点。据悉,很多App应用都可以监听、挂断电话。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十余款违法有害移动应用存在于移动应用发布平台中,主要危害涉及恶意传播、隐私窃取两类。

 

两会期间有互联网代表就表示,国家应该立法对于数据安全的使用,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规定要求,不能放任内容商、运营商随意地使用用户的数据,进而带来自己的商业企图,并给用户带来更大的不安全因素和隐私泄露的风险。

 

近日,我们也看到,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2017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2017年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情况分析》两份报告。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加快,2017年商品类投诉占比较去年下降,而服务类投诉占比为49.7%,同比上升4.3%。数据显示,2017年,共受理网络购物类投诉68.57万件,同比增长184.4%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租赁服务方面的消费投诉是2017年所有服务类投诉中增速最快的。从近5年来看,租赁服务类投诉量持续增长。租赁服务和中介服务等提供便利的社会化服务消费投诉分别同比增长790.4%49.7%2017年租赁服务投诉量猛增的原因,与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有关。报告显示,64.6%的投诉量指向自行车租赁服务。而押金无疑也是一个重点。

 

对于网购产品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广告含有虚假的内容,商品假冒伪劣、质量不合格,不履行国家规定的七日无理由退货、三包义务等。据悉,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近期做客新华网、中国政府网《部长之声》时表示,正积极推进网上购物“7日无理由退货”,同时也推动实体购物、线下购物的无理由退货。

 

此外关于扫码支付也会越来越规范,因为这个市场也是暗藏玄机,存在着不少的安全隐患。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的通知》,配套印发了《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41日起实施。也就是说,41日开始,扫码支付有每日限额了。微信钱包扫描静态条码支付,单日支付上限不超过500元。

 

由于静态条码(如事先贴在墙上的二维码)易被篡改或变造,易携带木马或病毒,央行规定,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为D级,无论使用何种交易验证方式,同一客户银行或支付机构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比如,消费者在使用微信钱包扫描静态条码支付时,单日使用零钱包支付的上限不超过500元。对于使用动态条码(如手机上实时生成的条码)进行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根据交易验证方式不同分为ABC三级,同一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限额分别为自主约定、5000元、1000元。

 

今晚的3·15晚会无疑又会牵动许多商家的神经,因为都担心自己的“问题”是不是会在晚会上被曝光,而消费者也在关注晚会,虽然曝光的仅仅是“九牛一毛”,但总是能透过晚会看到一些令人不齿甚至担忧的事情,也希望自己能增长更多的鉴别真伪甚至敲诈的“技巧”,当市场难以根除的时候,消费者只有自己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