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分类及原理


 

原子及分子在物体表面的吸附可分为四种形式,其中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是最主要的。物理吸附指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由于分子间力而产生的吸附。其特点是没有选择性,吸附质并不固定在吸附剂表面的特定位置上,而多少能在界面范围内自由移动,因而其吸附的牢固程度不如化学吸附。物理吸附主要发生在低温状态下,过程放热较小,约42kJ/mol 或更少,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吸附。影响物理吸附的主要因素是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和细孔分布。

化学吸附指吸附质与吸附剂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牢固的吸附化学键和表面络合物,吸附质分子不能在表面自由移动。吸附时放热量较大,约为84~420kJ/mol,且有选择性,即一种吸附剂只对某种、某类或特定几种物质有吸附作用,一般为单分子层吸附。通常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在低温时,吸附速度较小。这种吸附与吸附剂的表面化学性质和吸附质的化学性质有密切的关系。被吸附的物质往往需要在很高的温度下才能被解吸,且所释放出的物质已经起了化学变化,不再具有原来的性状,所以化学吸附是不可逆的。

物理吸附后再生容易,且能回收吸附质。化学吸附因结合牢固,再生较困难,利用化学吸附处理毒性很强的污染物更安全。在实际的吸附过程中,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同一物质,可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物理吸附,而在较高温度下往往是化学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