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又被罚了,这已经是其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第三次被央行处罚。此次,支付宝付出了18万罚款的代价,而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客户权益、产品宣传以及个人信息保护。其中个人信息保护虽然问题占比不大,但还是特别惹人关注,支付宝也是第一个因涉用户信息保护而被处罚的公司。
近段时间以来,Facebook正是因为用户信息方面的问题,不仅深陷舆论漩涡,更是有可能面临高达2万亿美元的罚款。相对来说,支付宝此次被罚金额仅有18万元人民币,这对于2017财年税前利润高达55.6亿元的蚂蚁金服来说,简直连塞牙缝都不够,况且这还是客户权益、产品宣传以及个人信息保护三个问题的总计罚款金额。而提到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人们立马就能想到在今年年初,支付宝推出的“晒晒你的支付宝年度账单”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支付宝就曾因涉嫌过度收集用户信息而饱受批评,如今又因这方面的问题被罚,支付宝可以说是完全咎由自取。
在此曝光的问题当中,支付宝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存在两类问题,一是个人金融信息收集不符合最少、必需原则;而是对于个人金融信息使用不当。之所以支付宝会出现这两个问题,主要原因还是阿里巴巴对社交业务的执着,这影响了支付宝的自身定位。鉴于腾讯这个社交巨头的存在,阿里一直希望支付宝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交业务,因此支付宝成为了阿里旗下各类业务的主要入口,而为了能够对这些业务形成有效支撑,数据信息的获取就变得至关重要。所以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以及挪用相关数据,对支付宝来说就变得不可避免。
在年初让人们领教了什么是“默认勾选”后,支付宝曾向公众道歉并承诺今后不会过度开采和滥用数据,而如今“打脸”来的如此之快,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除此之外,有关部门对违规的支付宝只能追究如此轻微的责任,也着实让人哑然失笑,依靠现有的法律政策完全无法震慑到违法违规者。相比之下,同样是对用户信息的不当收集和使用,Facebook在各方的压力下,已然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危机,而18万元的罚款想影响支付宝的生存,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总而言之,在如今“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到位的法律法规、监管措施已经无法为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益提供有力保障了,在支付宝们日渐覆盖消费者和用户的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方面,成为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监管法规的短板就变得越来越明显。所以,加强、完善监管已成为当下继续解决的任务,而对于支付宝们来说,也应该坚守自己的企业本分,让用户拥有一个更加放心、透明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