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灼见
商专委做业务研讨时,勇总提出不少企业要做商业模式的修正。听后,大家纷纷表示了赞同。
商业模式的形成经常是一个不断微调的过程,通常有一定的外部和内部条件,就比如当年一个广告讲:BP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是当年商务人士的标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只手机光内在就可以达到256G,配合着人民收入提高与资费降低,把BP机和商务通的功能全部集中在了手机上,另外两样真的是不必要了。
并非当初的商业模式定义有何不妥,只是时代不同了,技术在进步、人们的认知在提升,商业模式进行必须的修正,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是顺理成章的,那些死守老技术、老方法、老规矩、老…….的,最后的出路轻则是衰落、重则是死亡,不用太费脑筋思考,大家就可以举出一堆例子来。
认真
有人把商业模式解释得花里胡哨的,我更原意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解释:就是如何投钱、挣钱。
要实现盈利不是简单的事情,要厘清周边大量的条件,包括技术、经济和政策的。比如在北京主城,一个政策下来,原来擦环保政策边的黄标车就不让上路了,如此让那些仅凭性价比挣扎的生死线上的企业一下没了踪影。
应用
以变应万变。
第一个变是主动的、微调的变。那些敏感的、主动求变以应对环境变化的公司,更容易赢得主动,更容易获得主动。
想起韩老师的名言:一粒小麦被自己否定了,就长成了麦苗,未来分蘖、抽穗,就有了另外的一堆麦粒;如果被别人否定就形成了面粉,做成面条或者是馒头,被人吃掉了。
企业要主动变、渐变,既安全且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