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妥协


 生活就是妥协

 

中条山人

 

(三门峡上阳书院 472000

 

    有位政治学家说:高明的政治就是妥协。一位德高望重的地方领导离任时,语重心长地告诫送别人群:有人说我是宅心仁厚,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领导就是妥协。也在欢送人群中的我就此联想到:生活也是妥协,学会妥协就是学会生活。

对芸芸众生来说,适时的妥协,可以挽回一段感情,亲情,友情,同事情……。细细思量,人生有多少冲突本是可以避免的?有多少矛盾本是可以化解的?姐妹失和,兄弟反目,夫妻陌路,同事朋友间的事事非非,十有八九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你不理我,我不理你;你争其多,我嫌其少;你嗓门高,我比你更高……如此这般,针尖对麦芒,终究又能怎样?要结果没结果,自己跟自己赌气。想的开的,照常衣食住行;心眼小的,说不定还要气出病来。那又何必呢!

进一步,冤家路窄;退一步,天高地阔,何去何从不是很明显吗?当初若有一方(个人、团体、组织)肯退让一步,要做的事情也许早成功了,天下早已经太平了,或许中国的宪政事业早就走上正途了!所以,学会妥协,妥协会让我们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或收获!

何谓“妥协”?妥协是人在群体生活当中一种必须学会的本领和技能,妥协是适应社会环境的一种健康的心态,更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良好的合作行为,妥协是做人做的好和为人为的好的必要保证。细细想想,人类从丛林中走出来后,再也不是动物般的单打独斗讨生活,复杂的现代生活工作环境需要的是合作,合作,还是合作。想合作就必须协商、讨论、接受分歧,最后达成协议,集合众人之力获得高额回报。

妥协不是简单的让步、放弃,而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达成一种共识。如今说建设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和谐就是要在和而不同中讲共存,让个性的生命与共性的生存环境同频共振。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妥协不仅是为了“安定团结”、“家和万事兴”,而且潜藏着一种坚持,这种坚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坚定的决心———无论怎样,我们都要把事情做成、做到底;无论怎样,我们都要把日子过好。我可以妥协,直到达成双方认可的协议。

     妥协是工作之魂。我们说人的智慧和能力,绝大多数是差不多的。人与人先天无几的差别,到后来成就事业的较大差距,许许多多人的教训就是只知有进,不知有退,不会或是不够主动接受妥协。人生活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上,必须实现人自身和社会环境的和谐,要么,你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这个环境;要么,你去适应这个环境。适应环境的办法之一,就是学会妥协。艺术的妥协,是战场、商场、市场、情场上最大的保全。妥协有利于打破僵局,尽快脱离尴尬境地。古往今来,凡是成就大事的伟人,无不有着常人不具备的妥协能耐。一点委屈也受不了,一步也不会退让的人,不仅成不了大器,肯定还是个“受气包”、“窝囊废”、抑郁症患者。

    妥协有时意味着生活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妥协,是一种谦让、一种大度、一种宽容和一种情怀。妥协,是生活的一种智谋,一种策略,一种技巧,是一种生活的润滑剂。妥协是一种考验,一种修炼。妥协的分寸把握好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忍一忍,和和美美。这就是人生要学会妥协的大道理,大真话。

好多人都会不自觉地把妥协看成是投降,认为妥协就是放弃认输,妥协就是丧失原则,其实二者是两码事。妥协是指在发生争执或斗争时,一方或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迫于压力而让步;而投降则是指彻底放弃抵抗或归顺对方。可见,妥协是有条件的让步,更是保护己方利益的手段。妥协不是软弱不是认输,更不是失败,它是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豁达,一种开朗的态度。

妥协不是说凡事都默认和接受,没有自己的一点个性和主见。妥协只是说一个人不可以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于人,并且凡事都以自己的想法为主,不愿意屈就,不愿意谦虚地考虑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并在经过理性的分析以后,勇敢地接受。妥协不是软弱,不是退却,更不是背叛。妥协是有限度的忍让,是以退为进的策略,是求同存异。妥协,并不是简单的向别人低头、单纯的让步或轻易的放弃,它只是一种有分寸的后退,一种适度的弯曲,在困难与压力面前低头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在强大的压力面前死撑硬拚只能换来无谓的牺牲。

当然,妥协还是坚持要因具体的情况而决定。妥协有妥协之利,坚持有坚持之功。不放弃某些原则,坚持到底,就必须为之付出代价,牺牲一些暂时的利益。不过,天长日久,使周围的人们(你学习、工作、生活圈子中人)普遍接受了你的坚持,了解你的原则,也一定会给你带来相应丰厚的回报,并且获得内心安宁和喜乐,成为继续前行的力量泉源。

所以,了解妥协,学习妥协,至少自己的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如此,我们就能更完美地领略人生的轻松和愉悦。

   

2018612日星期二,上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