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让自贸区经验有效复制


因地制宜,让自贸区经验有效复制

袁兆亿

近年来,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被认为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聚焦点,充分表明了我国市场经济加快向纵深推进,而且以政府放权为标志的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有关地区在自贸区平台上做好区域发展大文章,对于进一步激发新的发展活力具有积极意义。

自贸区作为一种特殊的优惠安排,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而且涉及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化等更多领域的相互承诺,是一个国家实施多双边合作战略的手段。当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通过建立和发展自贸区来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全球自贸区数量不断增加,涵盖议题快速拓展,自由化水平显著提高。

在如何推动自贸区发展方面,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一方面由于自贸区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原因和背景,另一方面各地产业发展和布局各有特色,所以自贸区经验的复制推广应该如何实施,值得认真审视。

怎样才能把好事做好,按照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推动地区发展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因地制宜思路,即,把事物的客观存在作为思考问题和处理事情的根本出发点,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指导引我们的主观意识和行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因地制宜蕴含的哲学含义就是矛盾特殊性,因为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地区发展也各有特色,因此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因地制宜正是这一哲理的体现,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哲学道理。

1、因地制宜有利于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前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和要求。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才能实现自贸区的科学发展。

2、因地制宜有利于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中国改革开发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从具体情况出发,遵循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因地制宜,才能实事求是地搞好自贸区建设。对于一个地区而言,自贸区建设所立足的地域环境是不可能忽然改变的,其对自贸区发展的影响也是不会消失的,因此不是地域环境适应自贸区,而是自贸区建设应考虑如何适应特定地域环境,如何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3、因地制宜有利于突出重点。自贸区建设是一个复杂事物,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唯物辨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我国各地发展情况极不平衡,自贸区建设面临的矛盾必然千差万别,而且影响自贸区发展的主要矛盾也不尽相同,所以必须因地制宜,善于在复杂事物中把握主要矛盾,只要抓住了自贸区建设的重点和关键,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4、因地制宜有利于扬长避短。根据一分为二的观点,各地自贸区建设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为此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潜在优劣势,发挥或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从客观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发展。实践证明,善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者往往能在竞争中获胜,以色列和日本等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效就是最好佐证。

5、因地制宜有利于防止简单化。对于我国许多地区而言,自贸区是个新生事物,站在新的起点上,既有大量新事物新现象不断涌现,也要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自贸区都有自己的现实情况,很难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和复制,因此要防止急于求成而使工作简单化。虽然可以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但最终解决问题的出路还是必须立足本地,勇于探索和创造性地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以此推动自贸区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