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期的制假长生退被炒翻番,折射补涨的味道?


 整理期的制假长生退被炒翻番,折射补涨的味道?

       中国菜在世界吃的方面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莫过于中国菜的“独特味道”。而中国的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等,其味道又各具特色。可惜俺对江浙一带菜的味道没有什么印象,因为吃的次数太少,味蕾上还没残留什么味道。

    有些味道比较直接,一接触就能感受到;但有些味道却需要时间慢慢地去品尝,才能感觉得到。中国股票市场就是这样的。

    比方说,今天的贵州茅台,净流出资金仅达2.79亿元,但市值却缩水12.6*1194-1182.06=150亿元,表明股票市值的虚拟性。市值缩水与现金流出比高达53.76倍。

    而我的自选股里的鲁商发展,短时间内就从3.91元主升至8.03元,但3个多交易日就跌至5.79元,表明短线高位的稳固性好差,从侧面表明主力控盘程度好低,不像茅台那样的主力已经高度控盘。

    在中国股票市场,最具震撼力的莫过于退市成定局股,短时间内的整理期就会让你的财富缩水、再缩水。

          我们知道,长生生物因为制假而被迫退市,在整理期内的前13个交易日就从1.51元跌至0.39元,跌幅高达74.17%,实现了腰斩(1.51/0.755)、再腰斩(0.755/0.39)行情。

           但该股在整理期内又从0.39元涨至0.80元,而被炒翻番。但该股在此期间基本面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作为一支地地道道的退市股,很快就要去三板报道的股票,而实现了翻番,显然折射出了补涨的味道。

           这种补涨是建立在自身因为极度暴跌的需要,需要修复一下技术指标,就好像一堆废纸的沽证(牛市期出现的),当极度超卖后也会实现翻番工作一样,但要建立在盘子比较小、市值比较小的一些沽证身上。

          最重要的莫过于代表非权重股的创业板近期又实现了今年次一级的双头工作,即20191120日形成的1745点,对应于2019911日形成的1736点。但今天的创业板跌幅明显大于沪A,这应该归功于创业板相对于沪A而实现的补跌工作,结果跌停板股票多多...

    不过,大家对于长生退实现翻番工作,不要一味地归结于散户行为,因为散户若没有50万元的确权工作,是买不了整理期的退市股的,故而讲它的翻番并非散户所为。

    在此对一位网友表示一点遗憾!因为他讲:他是1.65元买了该股,然后0.65元卖掉了;他卖掉的理由就是该股既然要退市了,为何还实现了翻番工作?真是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