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三日(2):无限风光天柱山
2019-10-19
六点多起床,出门转转。
我们住的酒店在半山,植被茂盛,空气清新。公路下面有菜地,隔成小片小片的,种着各种蔬菜。岔向左边下山的小路走了一段,一只小狗稍无声息在我后面跟了一段。前面山包上似乎在建一座小镇,大多是二三层的小别墅。
我返回宾馆时,老板娘在打扫院子,我跟她打了个招呼。周家酒店布局成曲尺形,正房朝南,一层是堂屋,加家住;二三层是客房。耳房一楼是餐厅,二三层也是客房。我问过周老板的父亲,说他们家总共有三十几间客房。院子同时是停车场,可以停十来辆车。
收拾东西,然后到一楼吃早餐。我昨天出门前买了很多饺子,还剩下不少,够我们俩早上吃了。老板娘说可以用她家的微波炉。我请她给做个西红柿鸡蛋汤,二十元。看我们吃完,老板娘过来跟我们介绍游玩线路,她给了张地图,在上面划了又划,在重要景点作了标注。老板娘看起来有文化,普通话说得很好,思路很清楚,一点也不啰嗦。人也清清爽爽,干净利落的。又看到餐厅墙上贴着不少奖状,足有二十来张,都是奖给她读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的,他的名字叫周小康。有学习进步的奖状,有助人为乐的奖状,有做班干部的奖状。我顺便在老板娘面前表扬表扬她儿子,她非常高兴。
老板娘建议说,我们最好把车子停放在院子里,让她老公送我们去索道站,说山上的停车场都很贵。我们原先是准备开车到索道站的,也觉得这样很不方便,因为这就意味着要走回头路。如果周老板可以接送,我们就有很多选择了。
周老板很勤快。他说话有点口吃,做事却很利落。看他在厨房里忙着,就没好意思打扰他,在院子里跟他父亲聊了一会儿。 可能是老板娘提醒了他,一会儿周老板出来,开车送我们到索道站。下车后,周老板又跟我们讲了一次游程,大循环,小循环,重要的景点,岔道,等等。还特别建议了迎真峰。介绍得很仔细,很专业。还提醒我们不管从哪里下山都给他打电话,他会来接。
广场上等了很多人。听说话,绝大多数是武汉人。
原先以为虽然免费进山,还要用身份证取票,后来知道只需要在检票口出示身份证就可以了。不过,索道票是要买的。只卖单程票,八十元。进站的时候,亮一下身份证就放行,这让我感觉到有些自豪。成为武汉市民几十年来,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待遇。我前前后后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和我一样自豪的人。
索道上站叫做振衣岗。在这里,可以比较近地看到飞来峰。飞来峰是天柱山的标志,很远就可以看到。在这里,看得更清楚。
在 “天柱山”石碑前,一下子聚了很多人。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小孩;大声喧哗,吵吵嚷嚷;男人们聚在一起抽烟,女人们摆起妖冶的姿势拍照。景区是禁止抽烟的,但导游的告诫,值班人员的劝说都没用。
往上。石阶的道路很好走,又宽又平整,砂石路面还很把滑。
路边有怪石。像犀牛鼻子的,像大象鼻子的,又有遒劲的古松从光秃秃的石壁上长出来。
过象鼻石,长长的的石阶通往通天谷。石窟中有狭缝,像天窗一般。在这里,我的记忆苏醒了。
二十年前,单位组织来过天柱山,这个石窟我来过,这个天窗我见过。那一次,一路游过江西和安徽的很多景点,一路游玩,一路喝酒,一路打麻将。上天柱山的前一天晚上住在县城里,曹老师组织打麻将,有我和老李,还有某某某。老李输个精光,还欠外债,我赢了二十几块。晚上老李辗转反侧,唉声叹气,说回去不好跟老婆交代,把老婆给的零花钱输光了,给老婆买不了礼物了。我问他输了多少,他说输了二十七块。于是我把我赢的钱拿出来,再加上几块,凑足二十七块给他。这件事之所以记得很清楚,因为我当时很感慨,老李真的爱老婆啊,对给老婆买礼物这样的事情会如此上心。
第二天是吃了午饭才上山的,中午喝了一些酒。有几个同事到达振衣岗就走不动,返回了。我也喝了不少酒,不过体力还好。我甚至还帮着几位女同事背包。爬山对我来说是件很快乐很轻松的事情。我记得进入神秘谷之后,很感慨风景的秀丽俊美,于是想起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一段话——“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这段话我记得很清楚,是因为它激励着我一直攀登到天池峰。
上天池峰之前,我独自往总关寨方向走了一段。听说这一段很陡峭,很险峻,有警示牌写着“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及恐高者不建议从此下山”。我是既高血压又恐高,不过还是想尝试走上一段。
光溜溜的山峰,顶着一块摇摇欲坠的石头,那飞来峰真是奇妙啊。
先前在皖公神像一侧,感觉这飞来峰就在眼前十几米处。离开之后走了一大圈,得有上百米吧,那飞来峰峰顶还是在眼前十几米处。
往下,来到擂鼓石平台;再往下,来到古炮台平台。下面就是百步云梯,完全是雕凿在山崖上的台阶,得有六七十度。
一对老夫妇在儿孙陪同下来登山。真了不起,他们是从振衣岗走百步云梯上来的。老先生八十八岁,老奶奶八十五岁。还碰到几位七十多岁的,也是精神矍铄的样子。
一群操武汉话的游客,七八人,四十多岁的样子,有男的,有女的,围着古炮台,男人们抽着烟,将导游的劝阻当成耳边风,导游只能摇头。女人斜靠着大炮做着夸张的动作照相。有男士讲着很荤的段子,大家放肆地大笑。
登到天池峰。天池就是峰顶的一个小水池,洗澡盆那么大的口径。峰顶一侧就是悬崖,下面是数百米的深渊。我们上次来的时候,似乎还没有护栏,但有特别胆大的同事坐到了悬崖边,双腿垂到外面。看着都眼晕。现在在悬崖边上修了护栏,游人可以安全地在悬崖边上观景。
左手边是飞来峰,其高度与我们所站的地方差不多。峰顶那块几十公里外都可以看到的石块就在眼前不远,真的像是风一吹就会滑下的样子。很奇怪,附近几处峰顶,都有这样好像随时要飞走的石块。朝西方向就是天柱峰。山体像是被震裂了一样,上面一条一条的裂缝;又像是绘画一样,那黑色的沟壑像是碳笔画出来的。天柱峰顶那几个大字“中天一柱”清清楚楚的。记得上次来的时候听导游说,那几个大字是请当地的药农攀登上去凿出来的。实在太险峻,想想都恐怖。
天柱峰前有蓬莱峰,位于天池峰与天柱峰之间,像是从天柱峰上向南边伸出去的一只手臂。有栈道从天柱峰下伸过去,直到蓬莱峰的顶端。我们上次来的时候,既没有到天柱峰下的道路,也没有延伸到蓬莱峰的栈道。
离开天池峰往北,循着通往蓬莱峰的小道而去。路边一块光滑的巨石之上刻着李白的《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宴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实在惭愧。李白在江上远观天柱山就能写出如此秀美的诗歌,而我们登临山峰却只会张口结舌。
从天池峰一侧下到天柱峰下,左转有栈道通往蓬莱峰。蓬莱峰是单薄的一片山体,从天柱峰与天池峰之间向南延伸。栈道就在山脊上,两侧是古松,往下是深渊。一株古松已经死了很多年了,只有遒劲的枯干还在风中挺立。只有我们俩走在这蓬莱峰上。微风轻轻吹着,松涛在耳边回响。左侧的天池峰顶是影影绰绰的游人,右侧的天柱峰上峭壁之间顽强生长着一株株倔强的老松。到峰顶,栈道继续向下延伸一段,顶端在悬崖顶部,外面是数百米的深渊。
真实绝妙的美景,真是绝妙的美景享受。站在峰顶晒着太阳,吹着凉风,听着松涛,真有欲醉欲仙的感觉。有些不想离开了。
走来一对着青年男女。他们也一定是像我们一样醉心美景的人,也不怎么拍照,也不怎么说话,只是静静地看,静静地赏。我们转身离开,将美景留给欣赏的人继续欣赏。
往东返回到拜岳台,继续朝东走。我们要走的是“大循环”,人少了很多。导游带的队一般走的是“小循环”,到天池峰就往回走了。小循环耗时少,景点集中。我们准备走的是大循环,过炼丹湖然后坐东门索道下山。走大循环的,一般是体力还比较好,时间也比较充裕的游客。
从拜岳台往前,穿过一道石窟,远远看到青龙脊。薄薄的长长的一片巨石,凌空如舞动的龙脊,有栈道伸向顶端。远处看着是壮观,走到上面,看看脚下,有些恐怖。一路向前,有狭窄的洞窟,有凌空的栈道,有摇摇欲坠的巉岩,有凌风飘逸的老树。怪石和古松的结合是黄山的特点,而天柱山的怪石和古松一点不亚于黄山。无论是山之峻还是道之险,无论是石之怪还是松之奇,天柱山均可与黄山媲美。
穿牵龙窟,过总关寨,越莲花峰,闯八卦阵,过炼丹湖,走画眉岭,来到早上周老板向我们推荐的迎真峰脚下。有小路绕过峰顶,有顺路从山下通过。雨燕是被我诱骗着走大循环的,腿已经有些受不了,爬不了迎真峰。我独自登峰,我们约好在前面会合。在山下时看介绍,说上山234级台阶,下山328级台阶,以为很简单。真不知是如何计算的,我上山不到一半就数到了二百多级台阶。绝美风景往往在人迹罕至之处,确实如此。站在山峰之上,一览四维的崇山峻岭,深沟险谷,顿觉心旷神怡。继续朝前下山,走着走着有些腿软。那石阶路是就着山崖石壁凿成的,有低矮的石护栏,脚下是光滑的石壁,再下面是数十米深的沟壑。战战巍巍下山来,感觉背上汗津津的。
跟雨燕会合后,继续往索道站方向走去。在丹砂亭有岔路,朝东北方向,可以走更大的循环,进入东关景区。我这时还体力充沛,不过雨燕走不动了。于是径往东门索道而去。由于走大循环的人不多,东门索道就很冷清。还是那种老式的敞开式的缆车,价格也便宜,每人四十。奇葩的是,售票处居然没人值班,只在售票窗口前摆着个二维码,游客自己扫二维码支付,入站之后有工作人员引导上缆车。
我上缆车之后给周老板打了个电话,告知我们坐缆车到东门。我们还没到索道下站,远远就看到周老板在招手。将我们送回酒店,周老板又去接别的客人。
时间还早,还可以去一趟佛光寺。这是我们第三次到佛光寺了。前两次我们没有进去。寺院依山而建,主轴线上布局着牌坊,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没有什么香火,也不见有朝拜的信徒。似乎是时间不长的复建,寺里看不到老寺院才有的那种古树。右侧门和山上的大路相通,进进出出的绝大多数是登山者。从前走到后,感觉不到一点宗教的气氛,有些失望。
从侧门出去,路边有一块黑色大理石石碑,介绍佛光寺的历史,讲到马祖道一。马祖道一是唐代禅宗高僧,曾经云游天柱山,在此修行。今天的佛光寺,以前叫做马祖庵。这石碑实在做得很不尽心,上面居然有几处错别字。
石碑后面有石块铺成的简易小道,通往一块巨石之下。巨石上面刻着“嘉平馆”三个字,下面是个石窟,有佛龛,有佛像。原来这里就是马祖道一念经修行的地方。我忽然想起,我小时跟外婆生活在一起,就住在小庙的厢房里;那小庙里供奉的,外婆说是“马祖”,应该就是马祖道一吧。这样想着,感觉到亲切。在地上看到一个木头做的圆珠,中间有穿孔。看起来像是驮马鞍具上的串珠,我把它看成是马祖送给我的礼物,揣进兜里。
进佛光寺之前,我们将车子停到对面的停车场。出来取车的时候还不到一个小时,却被收费25元。于是想起早上老板娘的好心,她告诉我们最好不要到停车场停车,收费很贵。不过我们也坦然,我们开车上山逃了六十元,就算部分补偿吧。
返回酒店。到餐厅准备吃饭。因为中午没正经吃饭,有些饿了。还没到吃饭时间,做饭的老板娘不在。只有周小康坐在柜台里,他说可以帮我们先点菜。点了一份烧河鱼,一份炒肉,两个蔬菜。点好之后,老板娘也回来了。我们顺便又表扬表扬周小康,老板娘很受用。
我们开吃之后,店里很快就坐满了。我们邻桌坐了五位,似乎是本地人两口子宴请来自武汉的客人;客人也是一家人,夫妇俩加上女儿。两家的大人都是四十多岁的样子。我猜想应该不是亲戚,也不好朋友,而是业务关系;听他们说话,不是很熟悉很亲热的样子。或许是利用天柱山对武汉市民免费,顺便请业务关系来旅游,这样节省一些。周老板过来给他们点菜的时候,两位男士相互客气了一番;客人说随便弄点就可以,主人说一定要吃点好的。请客的那位问周老板有没有什么野味?其实他可能只是随便问问,显得自己客气。或许他所指望的是周老板说没有。周老板不知是故意还是没有领会别人的意思,说有什么什么野鸡,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等等。接着客人客气说免了,请客的主人也只好顺着说要遵守国家政策。周老板说的什么什么野鸡我不太相信,也许就只是一般的土鸡而已。周老板其实也是老实人,可能是潜在的高额利润让他把持不住,想要宰上一刀。
周老板一家都是勤快人。他们经营这样一家有三四十个房间的酒店,没有请人,就必须将家里每个人都充分调动出来。吃晚饭的时间可能是最忙的。周小康要帮忙点菜,上茶水;周老板的老爸要帮助迎客人,收桌子;他的老娘要帮着摘菜,上菜;老板娘要洗菜,煮饭,炒菜。周老板更是忙得不得了,主要是他在炒菜,有时还要离开厨房去迎送客人。
这样勤劳的一家人,也应该是幸福的一家人。
在天柱山的一天,不仅看到了秀丽的风光,也看到了幸福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