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多次访民调研 不愧为人民的好领袖


  作者:欧廷君

       

  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下飞机,不辞劳苦,用三个多小时乘火车、坐汽车,亲临大山深处的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访民调研。从4月18日晚的中央《新闻联播》电视画面现场中看到,他沿着蜿蜒坎坷的山路,踏着留有青苔湿滑的石阶,登上陡坡,挨家窜户地向该地村民问寒问暖,详细了解村民生活状况,让亿万人民十分感动。

  步步看,声声问,关爱情。习近平总书记在沿着乡村小路步行之时,四处察看乡村自然环境、村容村貌建设,并细致入微地了解当地村民的脱贫情况。亲切地和村民围坐一起,谈扶贫脱贫政策,聊农村变化,谋乡村发展……。

  这种对百姓无微不至的深情关怀,无不让亿万民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为国为民的深情大爱。用(4月18日晚中央《新闻联闻》画面)当地那位老奶奶的话说:“翻身不忘毛主席,脱贫不忘习主席。”这扑实无华而又感动的话语,深深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为百姓所需、所想、所盼和对“精准扶贫”与“三农”问题的热切关怀!

  脚下有方向,心中有牵挂。“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眼睛向下细观看、脚步深入基层一线,到百姓家庭、企业车间、军队排班战士了解实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国为民的工作作风。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日理万机之中抽出时间,多次亲临基层一线访民情、解民忧。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遍及社区、乡村、企业、学校、军队等等。他慈祥真诚、和谒可亲的言行,深深印记在农村百姓、车间工人、军队排班战士之中,为各级党和政府领导做出了标榜!

  记得几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期间,冒着严寒到革命老区,深入贫困百姓家庭问寒送暖;在各企业车间中,了解企业技术创新与发展情况;在抚顺东华园社区,关心住房改善情况如何、退休金和社保能不能按时领取、看病方便不方便;在湘西十八洞村,他察看贫困村民施齐文家的谷仓、床铺、灶房、猪圈等等……处处落到百姓生活的实际之中;句句点到百姓与企业发展的细处!

     民生情、发展观,均在细至调查与关怀中。“扶贫必扶智。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面对中国经济发展,多次在企业考察中明确指出:“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在细心考察调查与决策上高瞻远嘱,不仅紧贴当代中国国情发展,处处温暖人心,而且更是对党和国家与人民的高度负责,不愧为人民的好领袖!(作者系国内知名专家、企业经营顾问、亚洲经营智库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