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视角下农业旅游创新发展研究
-以“葱”满幸福为例
2018年4月中旬,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出开展升级行动,要坚持以创新为动力的发展路径,要“积极发展创意农业,创作一批充满艺术创造力、想象力和感染力的创意精品…建设有温度的美丽乡村,书写记得住的动人乡愁,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文化软实力和持续竞争力。”
近年来,在乡村旅游和休闲旅游中,除了旅游观光、农耕体验、休闲度假等活动之外,“创意+农业”的新模式、新业态逐渐受到人们的热捧。通过创意的方式将农业变的好玩、好看,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的结合成为吸引大众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外的创意农业发展较早,且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式:
一、德国模式:社会生活功能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在倡导环保的同时,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主要形式是市民农园和休闲农庄。市民农园利用城市或近邻区的农地、规划成小块出租给市民,承租者可在农地上种花、草、蔬菜、果树等或经营家庭农艺。通过亲身耕种,市民可以享受回归自然以及田园生活的乐趣。
休闲农庄主要建在林区或草原地带。森林不仅发挥着蓄水、防风及防止水土流失的环保功能,而且还发挥科普和环保教育的功能。学校和幼儿园经常带孩子们来到这里,成人也来参加森林休闲旅游,在护林员的带领下接触森林、认识森林、了解森林。慕尼黑郊区因其独特的“骑术治疗项目”及其所实施的“绿腰带项目”系列行动方案而成为人们向往的休养之地。
二、英国模式:旅游环保型
英国是世界上发展农业旅游的先驱国家。
1992年,英国有农场景点186个、葡萄园81个、乡村公园209个,占英国人造景点的十分之一。目前,全英近四分之一的农场直接开展农业旅游。农业旅游的经营者绝大部分为农场主。每个农场景点都为游客提供参与乡村生产生活、体验农场景色氛围的机会。农场内一般设有一个农业展览馆并配以导游和解说词,介绍农业工作情况,备有农场特有的手工艺品,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多数景点有儿童娱乐项目。
由于农业旅游者90%以上是本地区居民,所以各景点普遍运用本土化的市场战略。最为重要的是,英国的农业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领略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中体味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英国的农场还通过旅游开发来保护农场环境及农村生态环境,大大丰富了农业旅游资源。
三、法国模式:环保生态型
巴黎的创意农业突破自给自足的生产,突出农业的生态和旅游功能。利用农业把高速公路、工厂等有污染的地区和居民分隔开来,营造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利用农业作为城市景观,或者种植新鲜的水果、蔬菜、花卉等居民需要的产品,或者作为市民运动休闲的场所,有的还作为青少年的教育基地。游客在法国葡萄园和酿酒作坊不仅可以参观,还可以参加农业体验之旅,参与酿制葡萄酒全过程,亲自酿酒并将酒带走,享受不一样乐趣。
四、日本模式:多功能致富型
“第六产业”是日本当下着力推进的新型农业。“第六产业”的诞生,让人们发现了创意农业的可能性,通过激发农业活力,增强了地方经济发展动力。
日本创意农业以“多功能致富型”为特征,大力开发农业的生态、体验、休闲等功能。日本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是创意农业的先行者。该县因地制宜,把自己一些特有的东西(某种农产品,或是一种文化或一首歌谣)打造成为日本全国乃至世界名牌产品。创意农业发展重点是设施农业、加工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多样化农业,重点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体验、休闲和示范功能,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岛农业”为两大特征。
通过梳理目前已有的“农业+旅游”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花卉+婚庆产业、苗木+休闲娱乐、林业+游乐项目、牧场+牧场生活体验、果业+创意体验设计、大田+创意景观种植、民俗技艺+情景化体验设计、渔业+多元化渔乐体验、田园养生+度假模式以及新农村建设+街道庭院生态,廊道设计+五谷杂粮创意化设计。
农旅融合发展作为“第六产业”的典型代表,应积极培育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等农旅融合产业,开发农业农村生态资源和乡村民俗文化,进而带动乡村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
本文以柳州市柳江区“葱”满幸福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例,思考怎样创意地将农业“+旅游”发展,实现农业的“万众创新”。
一、农业创意产品
(一)创意开发形式
通过栽培创意、形色创意、包装创意、用途创意、亲情创意等手段,改变“葱”满幸福园区内农产品传统的食用功能和常规用途,使普通的农产品变成身价倍增的纪念品、艺术品。栽培创意主要表现为通过立体种植、容器种植、植物工厂、以蔬菜树、鱼菜共生、梯田管道栽培、摇摆式为代表的无土栽培等形式进行园区内蔬菜瓜果的创意栽培,以新颖的栽培方式来吸引游客进行参观。借鉴韩国的“酒瓶梨”;北京大兴区的玻璃西瓜和彩色甘薯、以及方形西瓜、盆栽彩椒、盆景葡萄、盆景蔬菜;通州区的薰蚊草;延庆县豆塑画等的创意农产品开发经验,在园区内的种植区域,选择合适的农产品,在其生长过程中对颜色、高矮、大小等合理搭配的基础上增加人为控制,叠加创意,延伸农产品用途。在把握园区特色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产品包装,如包装款式突破常规的长方形、正方形,而选用与产品一致的造型。借鉴台湾“掌生谷粒”的产品包装经验,以凸显原生态、本地化为包装设计的重要原则。而亲情创意可以通过讲故事、认领菜苗等方式让农产品变得有“温度”。
(二)创意产品设计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通过在形、色、物质材料及精神文化元素等方面进行巧妙开发或创作,设计具有特色的系列产品,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由游客亲身体验参与,进行DIY创作。如利用作物作画、编手工袋、钱包、遮阳帽、草鞋、彩绘T恤等等;利用香葱的叶片、花瓣制作叶膜书签、创意拼贴画、创意植物标本;利用作物的果壳进行雕刻作品的设计;对作物的藤干进行创意化利用,如对葡萄藤类可以将其藤蔓加工创造为葡萄藤椅、杯垫、杯子挂架、小动物造型;利用作物的枝干(如西红柿)制作年轮花盆、树枝画、环创装饰物、创意“插花”、门窗装饰物等等。
二、农业创意景观
依据眼球经济理论,通过色彩、造型等“第一印象”抓住游客眼球,引起游客的关注和兴趣;加强氛围营造,打造“最后印象”,强化旅游体验。
(一)创意农田静态景观
借鉴日本田舍馆村的稻田艺术画、麦田怪圈、上海巨型大地“油”画长卷-《丝绸之路》以及南京用油菜花种出来的龙袍图案等成功吸引游客的经验,“葱”满幸福农业园应该增加农产品类型,丰富现有的农产品形态,选取色彩上具有明显季节变化、形态上具有明显差异的作物进行合理搭配种植。如利用莲藕、香葱种植以及收获季节的差异、空隙,在现有春季轮作的四季豆、苦瓜基础上,扩大对葡萄、草莓、香瓜等瓜果的种植,丰富农田景观色彩,以设计的图案形状个性化划分种植地块。
通过插播、套种等方式使稻田在大地上呈现出预先设计好的图案,在作物成长的不同阶段,颜色不断改变,呈现出“四时风景各不同”的景观,凸显园区地景艺术,丰富旅游内容。
(二)创意农田体验活动
以美国的“玉米迷宫”新型娱乐方式、澳大利亚墨尔本肖勒姆镇的“阿什科姆迷宫花园”、法国雷尼亚克的“植物迷宫”、英国北约克郡的“约克迷宫”以肯特郡的“高尔农场迷宫”等为代表,将作物生产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使游客全身心参与。“葱”满幸福农业园可以以立体作物式、蔬菜式、室内作物式和农作物种植式为游客体验设计的参考模式。
1.立体作物式。如海南的一些农庄创意设计了胡椒迷宫,加大胡椒的种植密度,使其以围墙的形式设计为迷宫。园区内可以栽种一些整体生长向上的瓜果树木,设计主题故事,穿越迷宫探险。通过有效的种植,利用这些树木充当迷宫“城墙”。
2.蔬菜式。将蔬菜采摘的过程包装为趣味性、体验性的产品,让人们以一种探险、寻奇的方式参与其中。如搭建苦瓜架、葡萄架等。设计系列趣味活动,如蔬菜瓜果个头最大最小、形状最奇怪、口感最另类、气味最独特等比赛,使游客获得全身心的体验。
3.室内作物式。利用园区内现有的土地资源,建立室内作物种植基地,引进相关科学技术以及人才,把室内种植和现代科技种植结合起来,包括作物绿墙、智能温室,通过有效的线路组织变成游客全新的采摘方式、DIY厨房、现场加工等,有效避免作物的季节性以及天气变化等不稳定性因素,打造全新的作物采摘体验方式。
4.农作物种植式。主要表现为游客参与作物的种植活动。如在葡萄种植区域中,从种植到收获,迷宫一点点地成长起来,在当中穿行以后,会有葡萄主题的互动体验,如葡萄饼干、葡萄酿等。
三、农业创意饮食
根据体验经济理论,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顾客的注意力。农业园可以从生活氛围的打造出发,为游客带来深刻的饮食体验。
(一)生态餐厅
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Restaurant De Kas餐厅、美国Commissary餐厅、泰国Vivarium温室餐厅以及南京汤山翠谷生态餐厅的成功经验来看,“葱”满幸福农业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
1.餐厅建筑。外观可以选用玻璃式材料设计,采用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游客在用餐的同时还能够欣赏室外风景。
2.餐厅装饰。厨房可以设计为半开放式;主要用餐区也可以设计为无间隔形式;天花板选用常春藤、蕨类植物等植物并定期更换,墙体、地面选用植物或者无刺激气味的蔬菜瓜果进行装饰,此外还可以用农业园自产的枯木相框、环创装饰物、枝干“插花”等创意装饰餐厅。
整体上形成以绿色景观植物为主,蔬、果、花、草等为辅的植物配置格局,结合假山、瀑布、小桥流水、竹木亭阁等园林景观,全方位立体展现绿色、优美、宜人的就餐环境。
3.餐饮用具。如杯子可以选用农业园区内自产的枝条杯垫、枝干杯架等。用具的材料和色彩应该以突出园区特色、体现生态化与原生化、与餐厅风格保持一致等为选取的依据。
4.餐饮特色。食物原料可以选取农业园内的作物,可以考虑根据每天园区内作物的收成设计当天的菜单;以“葱”为主题设计系列美食宴,突出农业园特色。
(二)趣味DIY
主要是以农业园内的蔬菜瓜果为美食制作的原材料。由游客自主设计美食的样式、口感、制作方法等。既可以以品尝自己的美食成果为参与形式,也可以以美食比赛的形式参与,美食的评选不限于对最美、最香的追求,也可以以最丑、最难吃等为评选标准。
四、农业创意节庆
如波兰丰收节、法国的柠檬节、美国的草莓节、墨西哥的胡罗卜节、俄罗斯的黄瓜节以及浙江平湖的西瓜灯节等,以农业节庆为载体,进行农业文化开发,带动农业园的旅游。农业园通过举办香葱节、葡萄节、莲藕节以及苦瓜节等进行旅游的宣传,吸引旅游者的注意;亲身参与节庆,获得全身心体旅游体验。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集竞技性、参与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瓜果擂台赛,全面宣传“葱”满幸福农业园区的农业,提升整体形象,同时促进农业品牌的建设。
笔者认为从当前国内农业与旅游结合的发展的实际经验来看,创意农业所需要的人员素质、产品类型和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些许不足。农业“+旅游”的发展应该从更广阔的视野范围内去探讨,以更多的农业乐事活动为参与方式来真正做到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即“农业+旅游”的创新发展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去指导,更多的实践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