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盲盒”火出圈看如何玩转文物旅游
12月3日,一位网友先后在豆瓣、微博自发帖子直播“考古盲盒”开盒全过程,挖出了青铜虎符和兔首印章,吸引了无数网友点赞它的创意无限。手握袖珍版“考古神器”洛阳铲,小心翼翼地“勘探挖掘”,再用小毛刷拂去泥土,让“失传的宝物”面世……12月初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名为“失传的宝物”的“考古盲盒”让网友们化身“考古学家”,亲身体验考古工作的艰辛...
作者文章归档:夏梦蕾
从“考古盲盒”火出圈看如何玩转文物旅游
12月3日,一位网友先后在豆瓣、微博自发帖子直播“考古盲盒”开盒全过程,挖出了青铜虎符和兔首印章,吸引了无数网友点赞它的创意无限。手握袖珍版“考古神器”洛阳铲,小心翼翼地“勘探挖掘”,再用小毛刷拂去泥土,让“失传的宝物”面世……12月初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名为“失传的宝物”的“考古盲盒”让网友们化身“考古学家”,亲身体验考古工作的艰辛...
“去景区化”理念下城市口袋公园“大有可为”
2020年10月29日,杭州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推进大会成功召开,会上在总结过去四个多月以来一体化发展成果外还同时发布了六大文化项目,表示接下来西湖西溪景区将深挖文化内涵,讲深讲活文化故事,擦亮西湖西溪“明珠”,更好地实现“双西合璧”。会上,针对景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侧重点,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强调了四个理念:道法自然,厚植文化,去景区化,回归生活。
“去景区化”这一提法让人眼前一亮。具体来说,“去景区化...
开启微旅游——沿途驻足,细看身边风景
2020年9月19日,以“发现更多,体验更多”为主题的上海旅游节徐汇系列旅游节活动之一“2020微游上海”活动在徐汇、静安、黄浦三区联动举行。活动主办方携手旅游企业升级微游体验,将徐汇、静安、黄浦三区旅游公共服务中心的所在点串线形成微游路线,展示上海丰富的建筑历史文化资源,并整合推广中心点辐射区域的文、旅、商资源。设置互动环节,拓展微游路线,联动活动沿线文旅场馆和商户,通过预热直播引流带动了旅游线路的实体消费,做深做活‘阅读上海’品牌。
受益于上海旅游...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以种草经济、直播带货、生鲜电商、在线教育等为代表的线上经济不断涌现,业态也在不断发生革新。
4月23日,上海发布《关于提振消费信心强力释放消费需求的若干措施》,宣布推出一项全新的大规模消费节庆活动“五五购物节”,联合小红书、盒马、饿了么等互联网平台以及本地商圈共同发起全城促销季系列活动。据上海市商务委透露,自5月4日20时启动五五购物节后的24小时,上海地区消费支付总额达156.8亿元。对此,央视新闻在5月4日的《新闻30分》中做了专题报道,为以“种草平台”小红书为代表的互联网社区,对线下消费的拉动作用点赞。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穿过田野,穿过村庄,穿过开满鲜花的山岗......”
山间云雾润湿青山,山间一栋简单的瓦舍,一畦菜地,几株果树,喂鸡劈柴,采果酿酒,一屋两人,三餐四季,芳华正茂的长发姑娘和白发耄耋的奶奶。三月采桃花来酿酒,四月摘枇杷做桑葚枇杷冰,五月酿樱桃酒、烘樱桃干,七夕节动手做七巧饼,中秋节自制苏式鲜肉月饼,九月亲手酿桂花酒,入冬腌腊肉,春天种豆子,收获后又酿成传统的手工酱油,动手做秋千,养蚕做蚕丝被,用葡萄皮染裙子......中国风背景音乐,田园风光,穿着传统服饰的李子柒酿酒制酱、种菜养鸡、裁缝染衣、搭屋建院&hel...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8月11日报道,越来越多的游客不想只到一个地方随便走走,而是要体验和感受融入当地。他们不再是观众而是主角,这正是橙色旅游要带给游客的。近年来“橙色旅游”经历了爆炸式增长,其增长趋势还将持续。对于在异地旅游的游客们来说,主角意识在不断增强,他们希望自己不再被视作外来者,而是能融入他们所在的旅游地中,参与手工艺品或美食的制作,或是学习传统技艺等。旅游的内容已不只是前往一个地方,看一些风景、听一些人文故事,而是在那个地方“做一些事”,留下深刻的旅游记忆。相比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橙色旅游&rd...
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与旅游新六要素中的学、闲、情都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向旅游功能进行延伸是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演变,逐渐脱离“图书馆是学习、充电的地方”的传统看法,而成为游客的旅游打卡地。开发图书馆旅游资源是开发文化旅游的形势之一,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正成为后工业化时代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这些都为图书馆开发旅游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面对日益丰富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如何使旅游情怀落地、吸引游客注意力是图书馆进行创意化旅游重要思考的方面。
随着2019年文旅融合热潮涌起,许多城市对以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为代表...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时代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文创元素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旅游实际发展中。将文创艺术介入社区营造中,以社区民众为主体,以文化创意产业空间的活化与再利用为契机,创意激活并重组乡村社区的文化资源,提升其旅游价值。将旅游、文创和乡村建设结合,共同营造具有旅游吸引力的乡村社区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可发展方向。因此,以台湾社区营造的经验为借鉴,探讨在社区营造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更好地将文化创意产业运用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中。
社区营造是效法日本“造町”的精神,以“社区共同体”的存在和意识作为前提与目标,鼓励社区居民...
创意视角下农业旅游创新发展研究
-以“葱”满幸福为例
2018年4月中旬,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出开展升级行动,要坚持以创新为动力的发展路径,要“积极发展创意农业,创作一...
农业依托型旅游地的发展
农业依托型旅游地即指以农业为旅游地的核心吸引物,将乡村旅游业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等农业第一产业相结合,同时推动旅游地乡村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立足于当地规模化农业产业优势,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农户参与的一种主要针对乡村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开发模式。
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的提出,掀起了乡村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潮。借助旅游业,使农业景观旅游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通过农家乐、创意农场、农副产品售卖等途径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使当地居民从旅游的参与者变身为旅游的建设者。但是农业依托型的旅游地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样几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