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创作中,虚实对比是摄影者较为喜欢的一种手法。虚与实代表了画面中景物的清晰与模糊。虚实也可以指景深的大小。景深越大,画面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大;景深越小,画面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小。利用虚实效果的对比,可以很好地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突出画面主体,让影像的层次更为丰富。
如何达到虚实对比的效果?
1、使用大光圈
光圈不仅是控制镜头进光量多少的装置,同时还可以控制景深的大小。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摄影者进行虚实对比,可以采用大光圈,虚化背景,突出主体。
2、调整与被摄体距离
除了利用光圈改变景深之外,摄影者还可以通过调整与被摄体的距离,通过压缩背景空间来实现画面的虚实对比。
当相机镜头距离被摄主体越近时,景深范围越小;当相机镜头与被摄主体越远时,景深的范围也就越大。
虚实对比的效果:
1、突出表现主体
由于虚化的背景可以把主体分离出来,从而利用对比效果强调主体的位置以及形态,同时增强画面的空间感与纵深感。
2、增强画面意境
当观者从一个不同以往的角度观察到平时所熟悉的事物时,会发现画面的感染力与趣味性会十分强烈。
3、表现动感
这里所说的动感指的是运动摄影中的一种常用拍摄方式——追随摄影。追随摄影指的是把正在运动中的主体,运用特殊的拍摄方式记录下来,最终的画面效果是现场环境模糊,而主体清晰。这样的手法让画面动感十足,却不会影响主体的清晰程度。
追随摄影拍摄一般采用横幅构图方法,摄影者只需要把相机对准被摄体,并跟随被摄体一起移动。
4、增强画面空间感
虚实对比可以增强画面空间感。由于画面中既存在清晰的主体区域,又包含完美的虚化场景,所以这样的对比效果可以让整个画面的空间感十分强烈。
摄影者在拍摄前要加强对摄影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在实践时通过自己的摄影眼规划摄影画面,拍出优秀的摄影作品。
本文由赵许生原创,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出处。
图片为了照应文章的内容说明,部分来源于网络,仅做展示分享,无商业用途,如有疑问,私信与我。
赵许生简介:
赵许生,河南遂平县人,八十年代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系,摄影家、作家、航空摄影专家、资深媒体人、中央级媒体副总编辑、主任记者、中国百家媒体记者联盟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