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陆人真的羡慕香港的法制底蕴!
----几个朋友谈这次香港事件时马上想到我们曾经的悲剧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早上在公园里遇到几个朋友高谈阔论香港事件,大家相当兴奋与激烈;大家说本来以为当年的大陆事件又要重现了,谁知香港竟然突然间转变了风向。尤其是法院的强制令,竟然真的就没有人敢违抗了。虽然这次事件中双方都有过激行为,但总体上还是在法制的忍耐之中。正因为如此,大家说这就是香港原来的法制底蕴;根本就不是回归后的形成的,而是原来就长期存在的底蕴。正是这底蕴没有使香港成为全世界的笑话,也避免了不少家庭的悲剧。正是这样的双赢,所以才叫大陆人羡慕。
谈起香港大家除了想到这里是一个自由贸易港外,剩下的就是香港还是一个典型的法治社会;因为香港是按照老牌法制起源地的英国法制接过来的,所以多少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制。正因为如此,每一个人都有用和平守法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诉求的自由。也正因为如此,香港在港英统治时期不是照样游行示威吗?当然当年的游行示威的组织者可能就是我们今天掌握政权的先辈们,因为当年我们党还是没有取得政权的党。正是因为香港当年的法制轨道,所以当年没有在香港这里发生悲剧;今天我们党掌握政权了,所以当年的统治者不甘心而暗地里策划;在现实情况也是困难重重的时机中,就全面爆发了香港的这次事件。本来很多大陆人是在看热闹,因为当年的大陆事件大家记忆犹新。如果真的是当年事件的重现,大家认为我们这就真的有好戏看了。因为这么一来的结果就是,事件的双方都很难收场。然而当看到香港用法制来避免了这场危机,大家竟然真的羡慕起香港的法制了。
当然我们知道香港回归已经二十多年了,所以这法制并不等于当年的法制;它既有当年英国的法制的底蕴,也有回归后受大陆影响的成分。如我们看到应对这次事件的能力不足,所以才处处危机;而秋后算帐本领却超强,这才是香港事件当事人害怕的原因。因为这不是当年英国法制社会的行为,而是我们大陆长期人搞人的经验影响。
我们看到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所以不满现状的人游行示威了;而同样“反暴力、救香港”的集会也出现了。虽然这社会表达出“够乱了”的社会现象,但它却是守法治的正常诉求。当然在我们大陆听到的是这逾47万香港市民举行“反暴力、救香港”的主流声音,因为我们根本就听不到120万人游行示威中不满现状的声音。这就是我们的中国特色,就如同当年我们社会有8800多万人下岗;但我们社会却没有一个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是下岗人员。这就是我们的中国特色,因为我们社会能发声的全部是既得利益。这也是今天的中国特色,体制外的人慢慢都被边缘化了;所以如今的大陆同胞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沉默。正是因为这么多人在沉默,所以这些沉默的人才会羡慕香港的法制底蕴;起码避免了当年大陆事件那样的悲剧在香港上演呀。
是啊!当年我的一位同事的儿子是武钢三中的尖子,保送到北大读书;谁知大二的他竟然在那次事件中被通知家属去取骨灰,而且不能公开痛哭与张扬。也正因为如此,不少善良的大陆人为这次香港事件担忧;因为这是多少家庭痛苦的事呀。所以香港这么多市民会聚金钟添马公园参加“反暴力、救香港”集会,实际也是发出反对双方暴力的行为;因为和平稳定才是法制最好的表现形式。
为什么我们大陆人羡慕香港的法制,因为我们是一个“权大于法”的社会;任何人遵纪守法不一定能获得公平,因为公平在我们社会是上级领导恩赐的东西。如当年我在武钢是一个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因为我对领导私拿回扣的事提出了不同看法;而且还是通过组织程序。但上级领导就能在党委会上通过投票决定将我强制性下岗,而且还是通知之日就必须离开武钢;并扣发当月工资与全年奖金,要知道通知我的时候是2019年的12月15日;这就是我们大陆人的法制。因为这党委会是合法的,所以这样的决定也是合法的;这就是我们羡慕香港人依然保留有法制底蕴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