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气丨秋分


 今日秋分,你知道吗?

所谓秋分,一分为二,一是日夜时间均等;一是气候由热转凉。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三侯】

初候,雷始收声。阴阳相激而发声为雷,天地间从春分开始打雷,过了秋分,一般就不再听得到雷声了。雷声止了,一些小虫、小动物们也钻入泥土准备冬眠。

二候,蛰虫坯户。坯是细泥的意思。蛰伏土中的小虫在地下用细泥糊一个冬眠的窝,留一个小洞作为进出的孔道,等天很冷了,就将小洞塞起来,进入冬眠期。

三候,水始涸。天寒雨少,使河川不再像春夏那样淙淙有声,感觉像干涸了一样。

【秋分·收养】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以顺应保养内守之阴气,饮食、精神、运动等各方面调摄也皆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

品茶。秋分过,寒露起,老茶此时正适宜。所谓老茶,无论是普洱、乌龙、老白茶等,存上些许年月,转化为陈茶老茶,则其茶性为温,更适合秋冬微凉时节饮用,可去秋燥、扬心志。

赏桂。不是人间种,疑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茶赏桂,陈香扑鼻。以九月新桂,应和节气之美。

听音。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万木凋谢、月有阴晴,此时人之情绪不免产生垂暮之感。于月下听音,感受生命无常,变中识己,启迪人生智慧。

泡汤。渐渍神汤无疾苦,薰歌一曲感人深。秋季泡汤,通过水之温度及矿物浸润,可平衡人体阴阳,解乏降燥,祛除体内湿气。

行走。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秋分时节行于户外,赏燕京容平秋景、攀武夷丹霞地貌、观苏浙水乡静美、临海角南天一柱。秋景醉人,阳光过处,满眼皆是干净澄明。

【中教数据库学术平台“秋分”文献】

【居家保健话节气——秋分】

【二十四节气 白露·秋分】

【节气课堂之白露秋分】

一年四时,周而复始,赏秋分月夜,应声当下,珍惜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