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的无为寺
喻建国
无为寺,当地俗称“吃素庙”,因为它的建立,庙镇衍生而出。无为寺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由僧胜莲创建,当时占地六亩五分,庙房三十二间,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大悲殿、药师殿、地藏殿、三圣殿六个大殿,之后相继有自性、广照、宗莲、广仁等法师住持。
无为寺是崇明岛西部著名佛寺,信徒和香客除了来自崇明本岛外,还有很多来自周边江苏启东、海门、常熟、宝山和横沙岛的。我们一行五人,因为是到庙镇来赏反季郁金香的,顺道经过无为寺。庙门有僧把守,要求我们带好口罩方可入内。我们立即都带好口罩,鱼贯而入。
无为寺现有房屋数十间,有七宝讲堂、指月庐、胜莲居、客堂、五观堂和香积厨等殿堂,建筑面积920平方米,自用地面积4122平方米。2002年前,明藏法师任无为寺负责人,2003年10月以来,年青有为的玄洪法师任监院,开经会,擅书法,兴佛理,从此开始重兴无为寺的辉煌。
我们一行来到客厅,厅中有很多书本可供阅读,此时厅中有一和尚正在用毛笔书写,我上前观其书法,看其凝神,颇有点功力。在他歇笔时,我与其交谈,他的年龄约在四十左右,其中有这么一段对话:“你何时出家?”“有八年了。”“怎么出家?需要经过哪些手续?”“来寺经受考察三年。”
无为寺在文化大浩劫时,寺房被拆,僧众四散,佛像佛经毁弃无遗。二十年后,中华大地处处生机蓬勃,1988年,明藏、广照等在无为寺废墟上借当地生产队所建的三间仓库进行修缮。1989年,当地归还了无为寺房屋和部分土地,解决了无为寺佛堂用地和进行佛事活动的场地。1993年11月,崇明县政府批准恢复开放无为寺,并重建了大殿和东西厢房楼。无为寺于1993年成立寺务组, 1995年7月,经崇明县人民政府批准,无为寺作为临时登记,后转为正式宗教活动场所。文化复回,生机勃勃。
1996年,无为寺在原址公路北重建。临宏海公路为山门,山门匾额“无为寺”三字由赵朴初老先生题写,背面由茗山大和尚手书“以戒为师”四字。1997年1月,无为寺建成大雄宝殿,一层庑殿顶建筑,高11.4米,建筑面积288平方米,雄伟庄严。1998年3月,崇明县政府同意将米洪村占用原庙基地全部归还无为寺。由此,无为寺逐步完善了寺庙建筑,经堂、僧寮、斋堂等相继建成,经书、法器、幢幡等一应俱全,佛像庄严,香烟缭绕,恢复了佛教丛林景象。
我们一行还来到庙中的食堂,此时正值正午,我们也有点腹饥了,一位僧人告我等:“原来是对外开放的,现在疫情期间,对外不开放。”出来后遇见一位相貌堂堂的年亲英俊的和尚,我和他交谈了一阵,还征得他的同意为他拍了一张照片,他说要请我们吃素斋。我说不可,因为你们的食堂对外不开放。
玄洪法师于2011年对无为寺进行了全面翻建,在寺院中轴线西侧花园新建“觉园”,觉园入口有韦驮、关公护持伽蓝像,内有露天石雕佛像四组,分别以三圣、文殊、地藏、普贤菩萨等为主题,在九莲池中塑观音圣像,旁建石幢塔园,成为了在上海佛寺中非常独特和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佛教主题庭园。
在这里让我看到祖国大地上有为者都能在此大好历史时期有所作为,此地有为的玄洪法师正建立多个佛学研究团体,无为寺在众护法的全力支持下,正在逐步恢复当年恢宏气象,成为真正的以庙为镇的大寺巨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