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迹”:在《统一价值论纲要》中理论上的依据


 当代中国经济奇迹是这几年国内外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大师们都在努力寻找其经济理论上的依据,然而,现有的主流、非主流经济理论都难以给出完美的解释,使大家深感困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乎甚至有西方学者认为若有理论能给予完美的解释,可获诺奖。……因此,中国学界产生了对西方经济理论的怀疑,甚至否定,,都认为西方经济理论有问题,至少不是一门普适的学说。

这两年,认真看了从美国回清华大学的文一教授关于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困惑与反思的视频,夏斌教授的“中国奇迹:”,和《一个经济学人对经济理论的创新的思考》和复旦大学韦森教授的《中国理论经济学的现状和问题》一系列文献,使俺感想颇深,想就此类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想。

然而,果真公开发表自己的这些认识、看法与思考,还是有些紧张与惶恐的。因为研究者的草根身份与研究的问题的高深,反差太大了。俺害怕被认为是说大话,梦话,象疯子一样。可若是如实说来,又的确是个大话题,因为俺深知这是一个纯经济理论的思考与探索,从两百多年前的亚当斯密到现代,仍然困惑着人类,没有得到统一的经济学最基础的理论概念一一“价值”概念。

统一的,正确的价值理论使经济学得到统一,也使“中国经济奇迹”在经济理论上有了依据和必然。

社会经济增长要从两个层面上来说,一个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另一个是人类社会内部各成员,阶层之间的协调关系上。这两个层面上都对社会经济增长有影响。

在《统一价值论纲要》(北山愚公著)中,第三篇第十一章“经济增长的实质、动力、途径和阻力”中指出国民经济增长的实质是国民财富的增长与创造,反映出的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加工改造和利用的程度。人类社会内部的,协调,管理也极大地影响着对自然的认识,加工改造能力的发挥,因此也影响着国民财富的创造与增长。

因此“中国奇迹”理论上的必然和依据,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论述的。

首先,是“五四”运动以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国人民反孔,反封建的文化运动,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崇尚科学,建立起现代化的科学教育体系,使中国几千年只注重社会内部关系的研究,治理和统治的孔孟之道转向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的研究与学习,甩掉了过去落后文化的包袱,从而使社会重视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能力的教育,培养,从而大大提高了科学技术水平。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中国奇迹”的创造在文化,思想层面上有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全中国人民的思想,全国人民渴望创造财富,过上'温饱小康生活的积极性和热情暴发了,过去长期的贫困生活的艰辛,使全国上下对资本,财富的渴望和崇拜达到了信仰的程度,从政府到民众对资本和财富的渴望达成高度的统一,积极引进外资,开放国门,虚心向全世界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和管理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创造财富的能力使基数很低的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加上全国人民夜以继日的拼命工作,劳动和创造,(在美国人民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一百年的今天,中国大量农民工仍然在每天12小时工作一一两班倒工作制。)他们的努力工作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和与之对应的价值。

在这方面可以与印度比较,在印度,引进一个外资项目落地要比中国困难得很多……

以上都是从人类社会对自然认识和改造层面上讲的。而在社会内部的管理协调中一一

其三,改革开放后,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符合人性,人的本质对创富的要求的,也当然符合经济理论的价值规则的,它使全社会每个成员都能发挥创造财富的积极性,都是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工作,劳动,创造财富。使全社会创造力达到最大程度发挥。

这里最有力的比较是过去学界乃至社会普通人往往拿朝鲜与韩国,大陆与台湾,东德与西德的经济发展作比较,(相同的人种,相同的文化,相同的历史)事实上的经济制度上的优劣是显明的。如今,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追平了与市场经济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制度水平。这是从微观经济理论上分析的。然而,中国在宏观经济上的优势也是明显符合经济理论的。

虽然市场经济制度是符合人性的,它能使全社会尽最大努力去创造财富,但时间一长,财富的高度集中趋向必然引起经济周期性危机产生,而使经济增长停滞,也就是说经济周期现象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样就阻碍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经济增长。

其四,中国经济在宏观上,在社会经济运行层面上占有优势。

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是在新中国成立的国民经济模式和性质的历史基础上进行的,使得中国经济是一个混合的市场经济体(有学者说的国家资本主义),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中国民经济漏出和注入的流转图中,你可以看出中国混合经济模式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运行通暢,使市场经济体系下的社会财富向少数富豪高度集中的速度大大放缓……

中国庞大的国有经济积累的巨大财富通过中央财政进行大量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转化为社会财富而提高社会富裕程度,文明程度,更有利于全社会的创富环境与条件,形成全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和运行。

其五,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新增财富的价值能很顺利得到实现,适应了新技术创造财富巨大的能力对价值量高速增长的需求,有利于全社会的创富积极性……

其六,巨大的外贸盈余,让别国承认了国人创富的价值,而没有对别国承认,反而是购买其国债取得了稳定的利息收益……

以上六条都能在《统一价值论纲要》中找到纯经济理论上的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