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艘破船价值连城的点子
众所周知,船的价值在于航行。一艘已不能出海航行的破船,也就失去用处而变得一文不值了。可是,世界上有一艘破船,虽已残缺不全,却是价值连城,躺在英国国家船舶博物馆接受五湖四海游客的“凝视”,成为英国久负盛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更离谱的是,这艘破船原来并不是英国的,而是属于荷兰的福勒船舶公司。它于 1894 年下水,在大西洋航行中曾 138 次遭遇冰山、116 次触礁、13 次起火、207 次被风暴打断桅杆,然而它每次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当它退役时,船体已经变形,浑身伤痕累累,基本上是一个废物了。有人建议把它砸了当废铁卖,有人说兴许拖到拍卖市场能卖几个钱。结果,这艘破船在拍卖市场待了一年多也无人问津。
有一天,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的总裁不经意间看到了这艘船,眼前一亮。他在这艘船面前踱来踱去,耳朵听着别人的介绍,脑子在迅速旋转。这艘船虽然十分破旧,却有着传奇的经历。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没有不受伤的,它经历的惊涛骇浪和艰难险阻,足以让人们从中汲取巨大的精神力量。再说,这艘船之所以能够坏了修、修了坏、坏了再修,主要依靠保险。如果没有保险,福勒船舶公司早就亏大了。同时,这艘船也给保险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保险业的价值在它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印证。最后,他决定把这艘“破船”买下来捐给自己的国家。荷兰人不由得喜出望外,马上就答应了。
借助这艘船,劳埃德保险公司开展了广泛、深入、持久的保险宣传,使该公司声名远扬,生意兴隆。许多在生意场上失意的人,都纷纷慕名前来参观这艘“破船”。每当有人们前来船舶博物馆参观这艘船时,讲解员就会告诉他们:我们的人生,就像大海里的船舶,只要不停地航行,就可能会遭遇风险。没有风平浪静的海洋,没有不受伤的船,也没有无用的破船。如果因为遭遇了磨难而怨天尤人,因为遭受了挫折而自暴自弃,因为面临逆境而放弃追求,因为受伤就一蹶不振,那就大错特错了。船受伤的结果是到达彼岸,人生遭遇磨难的结果是获得真知与幸福,即使不能航行,也绝不是无用的废物。这艘“破船”背后蕴含的人生哲理,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事件无弃物,关键看定位;旅游策划难,核心在创意。使用者的眼光和理念不同,事物的价值便有云泥之别;策划者赋予事物的意义不同,该事物的旅游吸引力便会有大有小。(首发:李庆雷,王双全《旅游创意策划:原理-方法-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