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庆雷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发展与管理,近年来关注旅游文化创意研究。

加快培育社会责任型旅游企业的建议


 加快培育社会责任型旅游企业的建议

企业是产业的细胞,是创新的主体,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旅游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必须大力培育既有商业创新能力又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市场主体,让承担社会责任成为旅游企业的理念、思维方式和基本职能,让社会责任型旅游企业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第一,弘扬传统慈善与商业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等特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与商业活动,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慈善文化与商业文明。这是我国旅游企业坚持商业伦理、推动商业向善、践行社会责任的...

Read more

我国旅游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状况


 我国旅游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状况

我国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萌芽于古老的慈善文化与公益传统,在国际酒店集团(如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的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市场营销理念(如社会营销和善因营销)、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如200231日实施的《绿色饭店等级评定规定》)、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2005年修订时写入社会责任)和本土先锋旅游企业(如华侨城等早期上市的旅游企业)的推动下得到了提高。很多企业建立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参加了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协会组织的旅游志愿者队伍、旅游义工服务行动、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全国旅游公益广告作...

Read more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意义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一词是1923年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在美国进行企业管理考察时提出的,本初意义是指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不同利益主体正当诉求的责任。到了50年代,霍华德·鲍恩对商人社会责任的定义引发了各界的广泛讨论。80年代,以环保、劳工和人权为关注点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开始在欧美国家兴起。2000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正式成立,积极推行全球契约行动计划。两年后,联合国正式提出《联合国全球协约》,从人权、劳工、环境、反腐败四个方面明确了公司对待其员工和供货商时都要尊重...

Read more

旅游行业应关注社会责任问题


旅游行业应关注社会责任问题

从全球范围看,社会责任已不再是空洞口号或营销噱头,而是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旅游企业除了获取商业利润、保障员工和投资者利益之外,还应积极践行对游客、所在社区、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的责任。

近期,个别景区修建“防窥墙”、摆渡车收费虚高及捆绑销售,引起游客吐槽和媒体关注。除了破除“门票经济”思维、强化项目合法合规性审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游客的自主选择权之外,还应该引发我们反思的深层次问题是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为追逐商业利润而忽视社会效益不是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的本义。

当前,...

Read more

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路径与保障


 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路径与保障

相对于初级利用和低层次开发,旅游资源深度开发难度高、投入多、风险大。深度开发要求精深研究、精准设计、精心实施、精细管理、精致服务,意味着投入更多的资金、人才和新生产要素,并且会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和不可预料因素。在实践中,较为普遍的障碍因素是动力不足、能力不够、保障不力。为了推进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提高旅游产品品质、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体验为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产品为核心、以效益为目标,抓住新机遇,寻找新抓手,探索新模式。在加强资金、用地、人才等要素保障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Read more

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方向与任务


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方向与任务

旅游资源深度开发要克服资源利用表层化、文化展示静态化、活动项目同质化等倾向,解决景观设施粗陋、文化内容单薄、科技创意含量不高、业态产品项目单一等问题,朝着形成内涵化、体验化、精品化产品的目标努力。从努力方向上来看,就是要力争实现由表及里、由静到动、由眼及心、由前至后、由低而高、由点到链。

(一)由表及里:从开发表层价值到利用内在价值

旅游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享受,也是一种劳动力再生产的方式。在用好旅游资源观赏、游憩、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应加强对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的挖掘和转化,展示旅游资源蕴含的思想、哲理与精神,让景区不仅营造&ld...

Read more

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内涵及要求


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内涵及要求

旅游资源开发有多种类型与模式,从资源利用层级和相应产品层次来看,有浅度开发和深度开发之分。前者是指利用旅游资源表层部分开发初级产品,与“粗放开发”是近义词,通常意味着资源闲置率高、产品业态单一、文化内涵缺乏、游客体验度低。深度开发则是经营管理主体顺应市场需求,对旅游资源这一“原材料”进行体验型、内涵式、综合性的开发利用,充分实现其观赏、游憩、使用价值,深入挖掘展示其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内涵,培育产品矩阵,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吸引力,提高附加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通俗而言,旅游资源深度开发...

Read more

提高中国旅游的世界话语权


 提高中国旅游的世界话语权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国,我国出境游客成为目的地国家旅游乃至经济振兴的重要力量,受到包括老挝、泰国、柬埔寨在内的世界范围内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视。但是,我国尚未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在全球旅游规则制定和国际旅游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我国同东南亚国家山水相连,情谊深厚,命运与共,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合作起步较早,基础坚实,步伐稳健。中老铁路的建设运营管理充分展现了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和中国装备的可信度,为推广输出其他领域的技术标准创造了条件。

应抓住中老铁路和建设中的中泰铁路项目带来的机遇,支持高等院校、...

Read more

推动旅游企业沿着中老铁路“走出去”


推动旅游企业沿着中老铁路“走出去”

资源共享与要素流动是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基本要求,旅游企业跨国投资是国际旅游合作的常规手段。对东道国来说,我国旅游企业对外投资有助于提升接待服务设施质量与经营管理水平,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带动商务、通讯、物流等领域的相关投资。对于我国而言,则有利于提高国际化水平,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培育国际旅游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满足中国出境游客的需求,促进利润回流。

应抓住中老铁路及跨境列车开通机遇,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规则,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沿着中老铁路、跟随中国游客“走出去”,构建具...

Read more

构建云贵川—老泰柬双向国际客流通道


构建云贵川—老泰柬双向国际客流通道

作为中老铁路国内段的所在地,云南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大省,也是陆疆开放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建设成为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任。它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者,2019年共接待国内游客8.0亿人次(其中旅行社接待国内游客844.87万人次);对内连接着以成渝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为重要支撑的西南旅游片区,该片区常住人口超过2亿,三大城市群城镇人口总数超过9000万;对外辐射着第三国游客云集的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等澜湄流域国家,仅泰国2019年就接待了国际游客3980万人次(含中国游客1100万人次)。

近年来,云南省提出了建设成为我国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