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205)
不要太执着果,要把过程看得更重要。其实,人生本无果,人生本质是循环。等果的过程,让人焦虑。再说了,果的类型太多,大小也有很大差异,你最终只能是一种类型的果。或者说,人人最终都有一个果,至于谁的果子好,只有天知道。
趋利避害,努力向上向善。
人们多看到小恶,看不到大恶,多看到小善,看不到大善。能分辨大恶大善的人,是大智慧。比如,说认真搞科研的人是自私的人,这类人就是对大善不知的人。世上只有少数人,是大智慧。
遇到溺水的人,救不救,要看具体情况。
若这个人会游泳,不下水救,应受到谴责。若这个人不会游泳,但积极协助或呼吁别人救,就不应谴责。若这个人不会游泳,但还是下水救,社会应给予这个人一定物质补偿。
总之,若一个人要救另一个人,可能也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对于这种情况,个人有施救的自由,也有不施救的自由,因为二者生命是平等的。但对于施救行为,社会要积极鼓励。而对于不施救情况,社会是否要谴责,需要具体分析。
若施救会对施救者可能造成大伤害,社会对个人不施救行为,就不应谴责,但同时,也不鼓励。对于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行为,社会应严厉谴责。
范跑跑要不要谴责,谴责不一定,但社会不能提倡。地震老师先跑,肯定社会不能提倡这种行为。但确实老师先跑了,社会要谴责,也不要过度。谴责过度,就有伪的因素。另外,对老师先跑,如何谴责,如何处理,也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化分析和处理。
大千世界,很复杂。任何简单化的思维方式,都是有害的。对与错,善与恶,有时很难说清楚。
宋圭武2020年12月10日星期四写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