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做了十年大客户销售的朋友创业半年最近正内外交困着,有资金、有人脉、有客户,有经验,又是相似的产品,他怎么也不觉得应该有今天之难——原材料采购价格偏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品质量不稳定,客户吵着退货,销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成交少,流动率还高,甚至连以前的业务关系都靠不住,嘴上说帮忙没问题,却迟迟不能达成合作......总之是问题一堆,烦恼大把。与之情况相近的创业者不少,都是掉进了经验的大坑!
经验对创业来说是个神奇的因素,用得好是惊艳,用不好就是惊吓。
从经验出发往往走向经验主义,经验主义就是只相信自己,只相信过往,只相信感觉,不相信别人,更不相信科学与专业,成功的经验比失败的经验可怕得多,成功是失败他爹,过去越成功,越依赖经验,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创业这事儿就能做个典型代表,如果你的经验本身就不那么靠得住,那就注定了死路一条!
靠不住的经验分成四种情况:
一是误会:你以为你获得了经验,其实是想当然,你只通过过去的工作看到了表象,压根儿没看见表象背后那些重要和本质的东西,而那些东西才真的对你的创业有价值——营销的背后是是产品,产品的背后是需求链,需求链的背后是价值链,价值链的背后是组织,组织的背后是人与结构,对这些背后的理解和把握,才能衡量你的经验究竟价值几何。
二是此经验非彼经验:局部不是整体,用过去局部的经验解决现在局部的问题都不一定有效,更遑论整体,厨师开饭店,生产副总开工厂,服务员开奶茶店多半不成就是这个道理,创业是个一专多能的活儿,如果仅靠经验对全局的一知半解,又不及时学习、提高认知,也不相信专业的力量,那只能面对惊吓的结果。
三是所谓不熟不做的误导:“熟”是能力逻辑,不是经验逻辑,没有变成能力的经验就是个经历,不能为创业加分。经验的极端情况是工具化,这个工具有可能是一种商业模式,也可能是一套激励机制,甚至只是一种曾经开发市场获取顾客的方法,有创业者从工具出发,自以为拿着的是锤子就能在市场上砸出很多金蛋,其实那把锤子很可能早就变成了泡沫玩具,不仅砸不出金蛋,连发出响声都做不到,没有应用场所的工具就是个垃圾。
四是用经验代替常识和规律:经验很可能不是常识和规律,但却常常被误解成常识和规律,它极容易成为阻断我们对常识和规律认知的障碍,创业是个试验、试错、求证和不断探索的逻辑性过程,把经验置于过程和逻辑性之上无疑很愚蠢,没有探索,还创毛的业?!
经验不是对创业没价值,而是不能被简单复制和移植,只能能力化和发展,因为人变了,条件变了,环境变了,刻舟求剑的道理我们都懂,但在经验这事儿上却很容易犯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