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生命所具有的不可逆性,又基于传染病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全性,对于这类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必须以过度反应为原则。很简单,万一人类再次遭遇的疫情,是又一场黑死病、又一场西班牙流感呢?!那其结果将是毁灭性的,它威胁的将是无数人那不具有可逆性的生命。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是卫生经济学的奠基者的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Arrow),于1963年就曾指出,由于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消亡等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也有不确定性。同时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能引起的后果也具有不确定性。而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的根源。
例如,人们,包括专业人员对新发传染病有个逐渐认识的过程,这就是信息不完全。这种不完全,使得人们往往在短期内,很难认识到疾病致病的机理,也难认识到其传播的路径,以及后果。
可怕的是,正如曾肆虐欧洲的黑死病,这类传染性疾病,其后果往往是毁灭性的。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348年—1350年的三年之内,光欧洲就有近3千万人因黑死病而失去生命。3年里,黑死病蹂躏整个欧洲大陆,再传播到俄罗斯,导致俄罗斯近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人口死亡。如果再算上以后300年的数次鼠疫暴发,欧洲有近一半人因黑死病丧生,全球有近3亿人失去生命。1348年德国编年史学家吕贝克记载死亡了90000人,最高一天的死亡数字高达1500人!
正是基于,传染病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性,我们也必须予以承认的是,决策者确实不好决策。譬如,在病理机制没搞清楚前,反应过度的话,政府会大受影响,首先涉及财力物力人力,还会造成对生产生活的干扰,对交通运输业、住宿业、旅游业的巨大冲击,造成资源的错配,进而造成经济波动。2009年发生于墨西哥和美国的猪瘟就是典型案例。
但我们也认识到的是,经济波动乃至经济危机,确实会侵蚀人类的财富,确实可以让人为之倾家荡产,确实可以让无数的工厂、商店、餐馆、公司为之停业,确实可以让无数的人为之失业……。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的是,单纯的财富损失,就要幸运的多了,因为这种损失是具有可逆性的。历次的经济波动和危机无不向我们证实着这一点:危机一旦结束,随之而来的将是另一轮的繁荣,伴随着繁荣而来的则是财富也将得以修复。反观具体的生命,显然就不具有这种可逆性了。一个人,一旦他染疫而死,那他就是死了,他不会再有任何修复的可能。
但不幸的是,传染病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使得你不能确知当前的传染病,是14世纪的黑死病(反应不足的代表),还是2009年的猪瘟(反应过度的典型)。
所以,我的观点是:基于生命所具有的不可逆性,又基于传染病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全性,对于这类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必须以过度反应为原则。很简单,万一人类再次遭遇的疫情,是又一场黑死病、又一场西班牙流感呢?!那其结果将是毁灭性的,它威胁的将是无数人那不具有可逆性的生命。
不独公共卫生事件,我认为“宁愿过度反应也不要没有反应”,应该作为一切公共事件的底线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