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中小企业如何修炼内功赢得市场?(三)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在实战讲课中我会提到二个老品牌成功逆袭的故事:它们都曾在转型期倍感艰难,但主动进化并最终又成功赢得市场一个是李宁,一个是百雀羚去年2月初,李宁新品牌形象成功亮相纽约时装周,通过认知升级回归客户价值引起了轰动。从连续三年亏损31亿元,到2017年上半年收入39.96亿元,同比增长4395.5%!百雀羚,一个具有80年历史的老品牌,2012 年全年销量为 18 亿,2015 年为 108 亿,2017 年为 159 亿,通过体验优化激活用户……成就了国货精品第一阵营。

今天消费品要想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核心逻辑不再是将消费者一网打尽,而是先去寻找自己所在品类的真实人群,通过真实人群中的领导者去引领大众市场,从而赢得规模效益。事实上,互联网时代是以“族群”聚集在一起,企业对于消费者的理解,不是简单地看消费动作,而是一个从外在表现到内在心理因素双重驱动的感性和理性结合的生活者。

很多时候产品本身的好坏变得并非特别,重要的是人人都用这个产品,或某一人群用这一产品的炫耀感和可以享受的娱乐感。因为,消费者获得了真正主权,他们能够以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方式表达情绪、发表评论,影响甚至参与设计与生产。

生活中,消费者最是“喜新厌旧”,要让大家记住你,就要频频出镜,甚至抢镜,让自己成为话题,成为热点。在智能手机时代,苹果最擅长吸引眼球——苹果的秋季产品发布会和夏季世界开发者大会,已经完全成了一年一度的全球科技盛会。

事实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人们对情感回归的渴望、精神愉悦的追求、个性服务的期望与日俱增。企业在品牌战略与体验优化的过程中,如能关注人生、关注情感这一社会主题,便能最大限度地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和沟通,并营造出品牌良好的个性亲和力!

因为这个时代,营销已经从产品和消费者需求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体验为中心如今,中小企业发展基本现以下3大新趋势:

1、行业和大企业业绩分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消费升级倒逼企业产品和服务提质;当前我国消费升级将从商品消费驱动转向服务消费驱动,从传统消费驱动转向新兴消费驱动,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增加和80后、90后成为主力消费者的趋势必须得到足够重视。而且,企业营销的沟通价值主要体现在营销人需要学会担当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者和创造者,不断增加不同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3移动互联网推动企业全方位和多元化创新

显然,中小企业面临经济下行时期,需要拥有更高的智慧和勇气,清醒的保持冷静,回收现金,专注于主业,不盲目跟风、追随眼前的利益。趁这段时间,好好整合资源,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已经成为社会通用基础设施的背景下,企业要用互联网思维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潜心学习和研究品牌,思考如何转型以及如何创造价值,让自己想办法先存活下来。

过去,我们的企业把用户抽象化,每个用户都是数字;未来,我们的企业必须把用户具象化,每个用户都是故事。互联网时代,市场已不再是企业将产品交付给消费者的场所,而是双方互动的价值创造之地。因此,要及时捕捉消费者心理导向,抓住消费者特有的需求变化,赋予商品人格化的理念,在其中注入某种情感、审美思想和文化品位,以凸现商品的人文价值和服务内涵,凭借感情的力量打动消费者,激发其潜在的消费欲望,最终实现占领消费市场的目的。

德鲁克说过:如果企业不为未来做准备,就要为出局做准备。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在清华大学讲课时指出,品牌营销关键在于互动和参与,互联网时代就要跳出传统模式红利娇宠,在共享、共鸣、共振、共情中吸引用户,最高级的营销不是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而是把企业的价值个性和资源优势,经过精准的营销深加工手段,智造成围绕需求生活方式展开的品牌故事,并放进品牌建设中去,把无形的营销网络铺建到社会公众心里,把品牌形象输送到消费者心智中小企业首要问题便是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即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做”和“情感共鸣”的产品和服务,当然,也只有那些真正理解了用户的企业才能做到良好的运营。

现在,市场烽烟四起,企业生命周期被严重压缩,如何才能延缓企业的衰亡期?

服务产品化将是重要的趋势,只有通过技术化、产品化、场景化的工作,提升营销管理的效率是提升企业商业价值的基础。

数字化生存时代市场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提升格局和效率,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将盈利模式由单纯的产品运营环节向更高附加值的价值链服务模式转变,如此方能提高客户粘性,获得最优市场红利!

数字化媒体使人际沟通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娱乐化、兴趣化。这将导致未来的消费者会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越来越关注消费过程为自身所带来的利益和价值。为此,一定要重视用户的主导作用,首要问题便是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即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做情感共鸣的产品和服务,营销传播过程要有趣味性、有话题感、人格化和仪式感……结合新4C法则,落地企业实践。即通过 场景内容让品牌人格化,使企业区别于其它品牌,更容易吸引消费者。接下来,企业可以从品牌人格化角度出发,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池,持续输出话题内容和交互变现,不断自动裂变跟进扩散……通过社群连接实现社交媒体营销的传播。当然,也只有那些真正理解了用户的企业,才能做到良好的运营

遗憾的是,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在产业转型的临界点上,发现有不少企业更专注于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而非聚焦于对消费者心智资源的争夺,这其实是最典型的短视。

事实上,企业经营中的各种疑难杂症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思维僵化和固化!

“沿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工业时代会关心价格(交易价位),通常判断的是成本、规模与利润三者的关系消费者如果觉得划算就购买,反之就拒绝购买。

 

 

于斐老师,著名品牌营销专家,美国《福布斯》重点推荐的营销实战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中国养生品牌策划第一人,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等8家权威媒体和机构认定的“中国品牌建设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创业导师,“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设计”项目召集人,《中国证券报》特约品牌顾问,中国《品牌》杂志首席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最具影响力营销策划100人,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首家省级品牌学会重庆市品牌学会专家委员。

二十多年的营销生涯,成功服务过几十个著名品牌,其领衔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是“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现专业致力于品牌策划、实战培训、公关传播、新闻营销、招商代理、市场推广等营销服务,出色的企划力、整合力、执行力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于斐老师根据自身在外企、国企、民企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深阅历,长期致力于把低成本实战营销理论上升到实践和方法的高度,在行业中率先倡导了几十个在全国深具影响的营销策略和商业模式,创造了可观丰厚的物质和社会效益。受到了《欧洲时报》、《亚洲新闻人物》周刊、新加坡《联合早报》、日本《东方时报》、欧盟-中国经济合作组织(CEEC)、《环球时报》、《香港商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澳门莲花卫视等海内外媒体的重点报道,其营销案例多次入选美国《福布斯》和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中国营销创新文库》。

于斐老师微信:yufei-1966;    

于斐老师认证微博:@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 

于斐老师联系电话:1390618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