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五诀》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是书思想源于葬经、玉尺经、一粒粟、青囊经、雪心赋、披肝露胆、玉髓经、青鸟经、天玉经、黑囊经、黄囊经、仙婆集、孝思集、琢玉斧、顶门针、天机会元、人子须知、一贯堪舆、三才发秘、司马水法、地理正宗、地理大成、四弹子等书。
清朝的赵九峰,堪称一代风水大师。其著作均是不可多得的风水经典。我天资愚笨,现谨将地理五诀卷二之龙分支干大干小干干中支支中干总论抄录如下,以示恭敬。
龙之大干皆发于昆仑。
昆仑上方下圆,周围二万二千百里,脉出八方,乾坤坎离兑五龙入外国,艮震巽三龙入中国,名三干。黄河居震艮之中。黄河之左,山西、北直、山东、山西半河南,皆艮龙之脉。甘肃、四川、陕西、长安、湖广、两江、洛阳、开封,皆震龙之脉。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皆巽龙之脉。此三大干龙也。
至中国起,五岳四渎,大小名山,分支劈脉,皆有干支,大干小干,大支小支,干中亦有支,支中亦有干。何为支?何为干?正中为干,护龙为支。何为干中干支中支?如昆仑艮龙出脉,乃大贵龙之发祖,左必有护,右必有卫。正中为干,左亦为支,右亦为支。余震巽二龙,可以类推。总而言之,皆以廉贞发祖后,正中者为干,左右龙为支,此支干一定之理也。干龙多中出,支龙多旁生。干龙顶多端正,支龙顶多偏斜。干龙两边有护有送,或渡或过,或行或止,众龙随之。支龙行动,或左有护而右无送,或右有护而左无送,常曲曲顾真龙,不敢撇离别处。
故众山皆大,正龙独小。众龙皆小,正龙独大。书云:大则特小,小则特大。众山皆大,小者为尊。众山皆小,大者为尊。此认龙之妙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