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与信念
喻建国
信念是个体认定某一存在绝对是事实或是必将成为事实的一种判断、观点或看法,而且形成为一种观念。个体都有很多信念,在这些信念中有重要的一株,可以称之为核心信念,它如同树干,其他信念则都是这主干所衍生的枝叶,从而形成了该个体的信念系统。个体的信念为个体的情绪和欲望指引方向,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信念会决定一个人所产生的情绪和欲望。
个体的精神境界有四大内涵,即审美方面的内涵,信念方面的内涵,信仰方面的内涵和理想方面的内涵。这也揭示了个体的信念是组成个体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信念的形成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一旦形成,它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小,它是比较坚定的。
心态,即心理状态。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瞬时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稳固的,而心理状态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既有瞬时性,又有稳固性,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统一的表现。心态是一个人真正的主人,成熟心态集中了万种智慧。当个体拥有了成熟心态,也就是个体把成熟心态的组成元植入了个体的信念。
当主体进入或处于某种心理状态时, 如果没有出现改变原心理状态所需要的一定强度量级的动因,原来的心理状态就会持续稳定于所处的时空中。某一心理状态在时空中能够维系多久,将取决于许多可能起作用的相关因素及其力量的组合与对比, 也就是该心理状态下各心理过程或心理活动强度的变化。
人的心理活动的各种现象都是以心理状态的方式展现着,或者说, 人的各种具体的现实的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以至高级神经活动等, 总是在一定的具体的现实的心理状态中被包含着和被表现出来。一个人在现实中出现的动态和静态的总和必定充分地反映着该个体在该时空中所存在的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个体在一定存在中各种心理活动的复合表现, 任何一种心理状态既有各种心理过程的成分, 又有个性差异的色彩, 还包括许多复合的心理过程, 不止是心理过程的简单的拼合, 而是由这些心理过程所构成的具有新的特性的复合物。心理状态始终是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
心理调适是个体通过自身或是通过他人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因为心理状态具有变化不定的特性,个体为了让自己的心理状态常常居于成熟的状态,就需要经常将退居次成熟和不成熟的心理状态调整为成熟的状态,心理调适绝不是偶发的一次操持,而是经常需要进行的操持,就像机动车驾驶员在驾驶机动车时需要持续掌控方向盘一样。
心态是做事的态度,信念是做人的执念,充分反映着做人的追求。心态具有多变性,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信念相对稳定,因为它是逐渐形成的,形成之后受外界影响较小。
培育成熟心态就是个体通过自身或他人的不断调适,让成熟心态的理念逐渐成为自身的信念,在更多的情况下都能够在做事时以成熟心态去运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