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康养产业的影响


 

  疫情对康养产业的影响 

  1、康养不仅仅指老年人,应包括各个年龄阶层的人群,但老年人最迫切。

  从孕幼到青少年再到中老年等各个年龄阶层的人群,都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康养需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老年人群是这次疫情高发人群,易感染,而且并且死亡率高。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康养应尽快建成产业体系和政策法律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与一般意义的“健康”、“养老”、“养生”和“疗养”等概念相比,“康养”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概念,涵盖范围广阔,与之对应的康养行为也十分宽泛。

  康养既可以是一种持续性、系统性的行为活动,又可以是诸如休息、疗养、康复等具有短暂性、针对性、单一性的健康和医疗行为。

  延伸到更大范围,从生命的角度出发,康养要兼顾生命的三个维度:一是生命长度,即寿命;二是生命厚度,即精神层面的丰富度;三是生命自由度。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康养服务的人群还是集中在老年人群体和亚健康群体,但是在生命长度、厚度和自由度这三个维度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在这个体系里找到特定的位置。

  也就是说,从孕幼到青少年再到中老年等各个年龄阶层的人群,都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康养需求,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病患甚至是需要临终关怀的群体,社会各个群体都有可以纳入康养的范围。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但同时,它唤醒了国民的健康意识和卫生安全责任感,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的变革。首当其冲就是大健康产业。

  2、业界普遍认为,康养产业将会回暖及持续稳定上升的趋势。

  业界人士指出,老年人群是这次疫情高发人群,易感染,而且并且死亡率高。不管是对已运营机构还是在建的项目来说,短期内企业规范化运营管理能力或对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控制能力有较大的考验,但长期不会改变康养产业持续稳定上升的趋势。

  人口、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是影响产业发展的三大要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对适老化的设施完善的康养地产需求会稳步上升。

  投资方面,纯地产开发领域的资金会流向更偏重于后期运营的产业地产。伴随着康养产业的逐渐成熟,康养地产全要素生产率逐步提升,康养地产领域中长期内会逐渐回暖。

  现阶段,对康养企业的最核心的命题,就是疫情期间,用好政府疫情期间出台的各项政策,保障企业现金流,期待行业回暖

  对智慧养老企业来说,此次疫情凸现出机构管理信息化、个人健康家庭化的重要性,为智慧养老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对养老机构和康养项目来说,此次疫情的项目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凭人力难以实现的老年人健康情况的全面掌握。这就要求机构尽早建立信息化系统,一方面提高机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对入驻老年人健康情况的检测,早发现早治疗。

  另外,此次疫情图像的家庭健康管理的重要性。随着5G技术的应用。以家庭为场景的个人健康管理设备和产品将成在发展机遇。

  在应对突发肺炎疫情的时候,我们还缺乏成熟的应对机制,目前尚处于肺炎疫情期间,希望各养老机构、养老品牌运营商,能够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康养产业基于突发情况的应急管理机制,但我们发现,所有线下业务中,养老机构、护理院在此次肺炎疫情期间,表现最为稳定,除新客户拓展停止以外,现有的都在正常运转,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都得到了专业的照护,相对疫情影响,居家和社区养老来说,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生活受影响最小,感觉会更幸福,同时,为应对疫情,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水平将得到提升,服务也更细致、更专业,而养老驿站、旅居养老等人员流动性大的业务,则全部停止,受到巨大的影响。

  3、疫后康养产业将会迎来大变革时期

  疫情对未来整个医疗健康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深度和广度也将是前所未有的。

  一是将促使医疗健康行业更好发展;二是将激发医疗健康行业强化基层和公共卫生并优化结构升级;三是将极大提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作用

  (1)人口基数庞大,目前已经突破 14 亿;

  (2)人口结构严重老龄化,慢病患者比例极高,28这些免疫力弱的人群正是高危传染病攻击的主要对象;

  (3)人口地理分布高度集中(尤其是特大城市、大都市圈、大中型城市),城市化与老龄化叠加;29(4)人口流动性大,城乡存在二元格局,农历春节正好是人口迁移最频繁的时段;

  (4)国民受高等教育比例仍然偏低,且健康素养偏低,普遍缺少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医疗健康与科学素养(吃野味、迷信保健品、抢购双黄连、谣言和阴谋论盛行是典型例证);

  (5)优质医疗资源与公共卫生资源地理分布严重不均;

  (6)自上而下高度集中、信息透明度较低的社会治理与公共决策体系,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以后有一定的协同优势,但缺乏对小概率的黑天鹅事件的反脆弱性;

  (7)中国正处在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和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低增长的新常态,且近年来频频遭遇国际外部打压排挤。

  随着60后逐渐进入老年阶段,有消费能力的康养产业客户群体将进一步增大,这对康养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基础的支撑,也是行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根据对我国人口发展情况的统计,康养产业有人口基数作为保障,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未来康养产业的发展前景可期。在大健康时代,人们对于养生和大健康的需求已不单单是治疗,而是表现在预防、治疗、修复、康养的“四结合”。享老度假,是一种创新性的生活方式和旅居享老模式,让老人真正享受“旅游+居家+度假+享老”的生活式度假,以及旅居度假带来的快乐,提高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1、首先能够预料到的健康产业将会加速发展,体育用品、养老院大步发展,其中健身很大可能会成为新白领的必修课;

  2、此外,保健品、营养品又将回到消费者的视线中来,提高免疫能力、传统滋补产品等类保健品或许会在2003年非典之后, 迎来第二春;

  4、个人和家庭防护类行业走强,另外家庭类的如消毒、杀菌、清洗、安防之类产品会成为人手必备的产品,市场需求都会有一定提升;

  5、在线诊疗:看疫情持续时间长短,如果超过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或许会把大众对在线诊疗的消费习惯培养起来;

  6、宅商业、宅办公的集体高潮,以移动电商和虚拟社交、游戏、视频、直播、导流为代表的一批网络宅商业,宅经济受到空前关注、重视、转型、提升。

  此次疫情将对大健康投融资产生深远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全国上下对于大健康产业的高度关注,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全民健康教育,国民有望持续增加健康消费支出。

  疫情之后,大健康产业将迎来巨变,趋势包括:医疗、生命健康产业得到新发展政策;公众对健康意识将进一步提高;消费需求会从口罩向其他健康领域不断拓展;中医外治将得到普遍认可与普及实用;社区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等等。

  康养旅游属于由产业融合而生,康养旅游是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康养旅游的出现顺应了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和对健康的追求。如何把康养资源变产品,把概念注入产品落地,成为业者的关注点。

  康养旅游顺应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旅游观念的转变,康养度假成为中国当前旅游产业结构下最重要的旅游类型和模式。以康养度假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开发模式和经营结构,构成中国健康旅游发展的主流,是未来中国旅游的主导方向之一。

  蔡律综合  2020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