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风水团队行走在湖北丹江口和浙江千岛湖 探秘水下古城:古均州和遂安
曾海亮
(温情提示:为 满足易友学习杨公古法风水的需求,曾祥裕将于3月29日在赣州 开办杨公古法风水和择日课学习班,咨询电话19907975916,微信号13766307454)
曾祥裕风水团队奉行知行合一的治学精神曾分别前往湖北丹江口和浙江千岛湖,探秘水下古城。
一、“铁打的均州“沉入丹江口水库
} 在考察丹江口静乐宫时,我们才知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道宫是新建的建筑。老静乐宫原是均州古城的重要地标。但已沉入水中。
静乐宫位于古均州城内东北部,敕建于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建有玄帝殿、圣父母殿、左右御碑亭、神库、神厨、斋堂、道房、厨室等197间,赐“静乐宫”为额。静乐宫专门管领营建武当山的建材供应和接待,也是进入武当山的第一宫。
修建丹江口水库时,静乐宫的赑屃石碑等被运往丹江口城区丹赵路,原址已被基本拆平。
随着我们深入调研才知,烟波浩渺的丹江口水库之下,就是均州古城。
丹江口大坝1973年建成,随着下闸蓄水后形成的丹江口水库将包括古均州在内的许多地方永久没入水下。
据考证,均州古城位于丹江口市均县镇,东临汉江,曾为古均州、均县治所所在地。均州古城平面呈不规则正方形,南北长1公里、东西宽0.9公里,占地约1平方公里;城墙高8.5米、上部宽4米、下部宽20米,雉堞790个。
均州古城原为东汉建武四年(公元28年),将领延岑修筑的土城墙,经历代修葺,仍为土城墙。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守御千户李春始以砖石修筑了均州古城;到明永乐年间,永乐皇帝朱棣敕令重建均州城,建筑规模宏大,城池结构坚固,有“铁打的均州”之誉。城墙结构为内填土夯实、外包城砖形式,外陡内缓。
均州古城有6座城门,其中东、西、南、北门较大,小东门和上水门较小,北门设瓮城。均州古城保持了明朝以来官署、街坊格局。
均州古城北、西、南三面临护城河,东面临近汉江。从1958年开始搬迁,至1968年丹江口水库建成蓄水,均州古城逐渐被淹没于水下,迄今已半个世纪。
二、几回回梦到千岛湖 今朝游湖 , 湖底竟躺着一座震惊世人的千年遂安古城
千岛湖风景区总面积982平方公里,因其湖内拥有1078座翠岛而得名。它与加拿大渥太华西南200多公里的金斯顿千岛湖、湖北黄石阳新仙岛湖并称为"世界三大千岛湖"。
我们乘坐快艇在万顷碧波中游览,视线所及,群峰壁立,众多翠岛如珍珠般星罗棋布地撒落在晶莹澄碧的573平方公里水平上,湖水平均深度为34米,属国家一级水体,不经任何处理即达饮用水标准,原新华社社长穆青赞誉为“天下第一秀水”。听导游介绍后,我们才得知 沉睡在湖底下的有一座叫遂安的古城。
在游览时,我听到当地一位文化老人沉重的回忆:“当年29万淳安人民为了支援国家建设新安江水电站,背井离乡移民。当时大水瞬间就漫上来了,田地被淹,房舍被拆,情愿和不情愿都是几天之间的事,匆忙得无法选择,根本来不及和祖宗道别……没有人可以通过任何形式表达迁离几十代生活的故土的茫然和痛感,更不用说那种太不顾及民生的行军式转移,无序的流徙。许多人身无分文,为了生存,迁移再迁移……当年,新安江沿岸成群结队挑箩筐抱小孩,挎包袱、扶老携幼的流民图,说不尽的辛酸,道不完的痛苦……今天,千岛湖的每一滴水,都好像是淳安移民的血泪!”
“是的, 1959年,因兴建新安江水电站,当年移民来不及做文物保护。始于汉唐年间的“狮城”、“贺城”一夜间被淹没在这片碧波之下!”陪同我们考察的浙江易学专家王荣良先生很惋惜地说道。
三、考察感言:没有铁打的古城 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古城
曾祥裕风水团队通过行走在湖北丹江口和浙江千岛湖 ,探秘水下古城,感慨不已:没有铁打的古城 , 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古城!
随着国家亘古未有的伟大时代变迁,城市大发展后人们生活的需要,移城或弃城建水库,改变了许多古城的命运。
我们心想若假以时日,说不定湖底下古城会水退城出,重见天日,届时重游湖北丹江口和浙江千岛湖,肯定会发出《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曲那样的感慨:“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