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母亲节


 中华民族的母亲节

一、学者建议设立母亲节

弘扬中华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我们理应有自己的中华母亲节,一个充溢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中华母亲节,而不是外来的母亲节,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回眸中华民族的历史,孟子母亲仉氏是最突出的中华贤母形象,在孟子三岁丧父后,她就担负起教养孟子的全部责任。“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传颂了两千多年,从孩子成长的外部环境到学习的内部规律,她都注意到了,终于使孩子成了大器,她自己成为教育子女的母亲典范,被誉为“母教一人”,至今仍传为懿范,孟母堪可作为中华母亲节的形象代表,用以彰显母亲的伟大和伟大的母爱,激励一代代母亲,激发作为人子的爱心、孝德。

生儿育女是为人母之始,以孟母为旗帜的中华母亲节选定在孟母生孟子之日,因为这一天仉氏才成为孟母。现在有些孩子过生日只想到自己的快乐,而在传统美德中生日应当感激母恩,因此称生日为“母难日”,或径称“母难”。把孟子的生日定为以孟母为形象代表的母亲节,意味着在庆祝自己生日时应感激母恩、感谢母爱。

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有着历代相传的孟子生日纪念,而且在明万历本《三迁志》等文献中有相应的依据。孟子的生日为周历四月初二。有学者建议以这个日子为中华母亲节是较合适的。为推进中华母亲节的确立和发展,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和社会工作者自愿组成“母亲节促进会”,并依法开展工作。

2012512日,新华网文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委员会主任、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李汉秋表示:“美国传统母亲节,许多人把它当成世界母亲在过,这是一个极大的误会。美国母亲节同美国历史、宗教有不解之缘,有鲜明的美国文化的印记。”

“不要以为过节是小事,过人家的节就跟着人家的文化走。”

“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证,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没有了民族的文化,民族也就消亡了。如果我们的重大节日都过人家的,我们还有自己的灵魂和血脉吗?”

“美国人绝对不会说, 我长大了让妈妈享福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中国古代的母亲节

早期的母亲节就像西方拜祭众神之母一样,属于女神崇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感恩、纪念母亲,中国古代本土的母亲节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盂兰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为“倒悬”,盆是汉语,是盛供品对的器皿。合起来的“盂兰盆”是一种传说中超度祖先的仪式,也是一个关于中国母亲节来历的故事:

《佛说盂兰盆经》记载,释迦牟尼的弟子木莲看到死去的母亲在饿鬼道受饥饿折磨,处在一个倒悬的空间,瘦的皮包骨头。作为一个孝子,怎堪老母受苦,于是他立即以钵盛饭,借神通力量送给母亲吃,但其母抓饭,刚送到嘴边就化成火炭,不能食用。木莲求助于佛祖,佛祖让木莲在七月十五这天设盂兰盆,备百味饮食供养四方僧众,最终木莲的母亲得到超度。

盂兰盆节后来也逐渐成为风俗,朝廷和民间都在七月十五日举行活动,成为国事大典和民间的孝亲节,以超度祖宗,报答祖德。

因此佛教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教育人们要供养宗教僧众,二是提倡孝道。由此形成了汉传佛寺一年一度的盂兰盆会或盂兰盆节。佛家信众有在夏历七月十五这天,祭祀已经死亡的祖先和抚慰孝敬在即还在生的母亲的习惯。

因此,七月十五中元节,又可以被称之为中国的“母亲节”。

不过发展到宋朝,盂兰盆节的重点开始转变为以素食祭祀祖先和拜扫新坟等。七月十五日前几日,街市上便开始出售冥器、靴鞋头巾、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及《目连经》等印本。十五日当天,人们用三根长竹竿支撑,上端编织成灯窝状,叫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予以焚烧。“禁中亦出车马诣道者院谒坟。本院官给祠部十道,设大会,焚钱山,祭军阵亡殁,设孤魂之道场。”这样,盂兰盆会由孝亲节变为鬼节,施主以钱财募僧人追荐死者。后来,盂兰盆节才逐渐从孝亲节转变为鬼节。

三、我们本地孝敬父母的习俗

在湖南郴州嘉禾这片土地上有这些孝敬父母的习俗:1、对已故的父母(或父、或母),子女在清明节前14天内要一起去扫墓。

2、对在世的父母,儿子要尽赡养的义务,女儿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有些乡镇七月十五,还有些乡镇则是农历六月)前,七月十四也叫“七月半”,据说为了跟八月中秋区别,七月十四就过。在这时间的前十四天内带上鸡鸭、猪肉,买些衣服等回娘家看望父母,父母年纪较大,则由兄弟做一桌菜,大家一起聚餐,孝敬父母。

3、每年在过春节前,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辞年,孝敬父母,为父母添置家当、新衣,买一些礼物看望父母。所以我们当地有这样的讲法,儿子赡养父母,女儿每年“三条菜”。因为,在上个世纪,家家生活比较艰难,就买上几斤肉回家看望父母。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平常经常看望父母,遇上这二个节,买金银首饰、服装、旅游、体检卡等各种礼物,有些就拿现金。并且,在九九重阳节的时候也要进行孝敬父母的仪式。

西方国家有这么多孝敬父母的仪式吗?所以要建立自己的文化传统,不要人云也云,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必将走向灭亡。我们不否认西方国家“母亲节”好的一面,但是,我们更应该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

你的家乡有孝敬父母的节日吗?没有,就跟我们的传统一起过吧!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