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决策的手艺(十)


  如何理解石油期货为负?许哲如是说。

  WTI2005石油期货为负,这个是期货市场上喜闻乐见的逼仓行情,少见的空逼多。空头明知库容不够,多头交割困难,且又在换合约的时点,因此进行逼仓,导致多头只能强行平仓。

  1,正常的期货交易。

  我们虚构一个例子。

  为了下面说故事方便,先简单把买家理解为多头,卖家理解为空头。

  买家也可以为空头,买家也可以为空头,买家也可以为空头,重要的事说三遍。

  实际上双方都可以持相反多空头寸,即买家也可以为空头,卖家也可以为多头。

  假设某交易所(中间人)开设了一个货量比较小的品种,比如苹果,然后还非常自信的把交割的品种限定陕西洛川,使得整个商品现货的存货量非常有限。那么,接下来的事情是可以预想的了。

  期货可以粗略理解为远期交付的订货合同。这个订货合同呢,是可以转让的。

  期货的多头(买家)付个预付款,到期了把货款补足,然后去提货就是。

  期货的空头(卖家),到期了给货,也要向中介支付一点押金。

  苹果园主A,春天接到水果摊主B的订货合同,秋天要100公斤苹果,5元一公斤,货值共500元。然后B支付了货值10%的定金给中介人(50元)。

  夏天苹果涨价了 10元一公斤,水果摊主C求购,但A表示已经全给B要走了,于是C求着B要20公斤(200元),B可以在没拿货的情况下,把合同转让一部分20公斤给C,当然C把溢价部分100元得给B。

  秋天到期的时候,苹果园主A拿着苹果给B80公斤和C20公斤,大家交割清算完成,顺利结束。

  2,多逼空常见。

  还延续上面的例子。

  这时,出现了个投机者Long(L),做多。觉得苹果以后得涨到15元/公斤,他没有水果摊,但问B要了10元/公斤买货合同100公斤(多单)。期待C未来给更高的价格,他还赚个价差。

  又有投机者Short(S),持相反看法,做空。觉得苹果以后1元/公斤,他没苹果园,与L签了10元/公斤远期卖货合同(空单)100公斤。这样苹果未来跌了,他再向果园主A订货,也能交割,从下跌里赚个价差。

  中介人每次都是收取中介费的,最好L和S互相虚拟的交易做得飞起,中介费赚得飞起。

  当年苹果可能歉收,产量有限。

  多头L发现市面上能交割的货,种植园今年的产量,加一起,也没空头S的持仓交割义务100公斤多。整个产地就产50公斤。

  多头L先把价格炒到不合理的高度100元/公斤(总价100x100=10000元),空头S不服气,做空赌回归(也是10000元),不相信有人会天价买苹果,我改吃个梨还不行吗?但这些空头S并不是种植园主,只是期货投机客,要转让的货物总量高于今年产量。

  这个时候多头L拼命做多,空头S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交货100公斤,但是种植园的产量50公斤,马上去种一颗苹果树,也赶不上下个月交割。

  二来是平仓,期货空头平仓本身是买入,即再买入合同来达到与L的对赌仓单量,推高了价格。

  多头L这个时候浮盈,空头S浮亏,浮盈的有权力再推高价格,进一步对空头S咄咄逼人。

  逼仓行情出现的时候,其他投机者知道多头是必胜的,纷纷加入,可怜的空头S无路可退,认赔。

  这是常见的多L逼空S的逼仓行情。

  3,比较罕见的是空逼多行情,比如这次的原油。

  多头L天天喊加油,多头有钱,买家要抄底,油真多,多到仓库装满了。

  空头S说,到期交割了,麻烦来拿一下你的货,多头L(买家)你的仓库在哪里?

  什么?没仓库了?哦,对,我想起来了。仓库我早都给租满了。作为多头L得凭空变出储油罐来交割啊。

  意识到无法交割的多头L开始踩踏出逃,卖出手中的合同,有人2块就卖,有人1块就卖,空头S还不松手,怎么办,免费转让都不松口,-1块就卖,-2块就卖,空头S咬住了多头L的脖子。

  比赛吧,看多头堆里,谁倒贴的钱多,能把这该死的合约平掉,谁少亏就是本事。

  可交割仓储完全真空也不是昨天才出现的,NYMEX 的做法是找码农修改了程序,允许商品期货的价格为负数。

  同花顺等软件居然没跟,跌到0软件就卡死了,上海能源交易所是紧急新增认可了几个储油设施,目测很快又会满。

  期货杠杆不要乱玩。

  4,故事还没有完。

  上面说的都是期货,都是远期合约,不是现货。

  一些北美石油品牌的报价已经接近零。

  加拿大油砂基准Canadian Western Select的报价跌至4美元,Wyoming Sweet跌至每桶3美元。

  这是因为运输和存储的成本,可能已经远高于石油的价格,卖家在减产之前,只能贴钱让买家把货拉走。

  美国陆地主要储油基地——库欣的存储成本,折合到每吨约为12美元到22美元。

  而海上浮动存储的成本更为高昂,VLCC平均运价已经从2月中旬的3万美元/天增至21万美元/天,涨幅高达600%,6个月的海上原油存储成本约为57.33美元/吨。

  石油生产国将被迫减产。

  石油只是一个缩影,我们的时代,是不是因为疫情,加速了通缩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