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达这件事上,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困扰:
大脑里有些想法,但却不知道怎么说?
讲了半天,别人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
讲话的信服力很弱,说服不了别人?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人如果表达能力差,理解能力差,怎么改变?
要说在职场中最关键的能力是什么?
第一表达能力,第二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表达能力的必要前提,只有你足够理解别人的话,你才能更好的回应。
所以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加起来又称为“交流能力”,一种双向的能力。
这种能力非常重要。
为什么?
因为在职场中,无论是对上级,对同事,对客户,交流无处不在,你要做的不仅是在脑子里有新的思想及见解,更重要的是能在他们面前清晰明确的表达出来。
语言作为我们每天都需要使用的工具,有些人“妙语连珠”,有些人却总“词不达意”。
上下文没对齐
什么叫上下文没对齐?
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驴头不对马嘴,你说的是A,对方看的是却是B。
只有当你的话题和对方的话题在同一个点上聚拢时,你们才会对对方的语言产生听觉反应。
举个自己曾经这样的例子,这应该算是我职场交流能力启蒙的开始,事情的原委
就不详细赘述了,在这里只截取当初对方的一些原话,后来我把它摘录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时常拿出来看看警示自己。
我感觉我俩不在一个频率上,像是我说了A,你做了B,然后你和我说A不对。
你不用和我讲详细过程,过程你自己知道就好,只要告诉我结果,比如你问助理是可以的,问完在问下他经理确认时间,如果不是那个时间,再和我说。
既然我发你了,叫问谁,就问谁,我肯定是事先确认过了,才这样和你说。
仔细品味这3句话,我得到的启示是这样的:
① 每次说话只能有一个主题,如果有多个主题,分开来说,先确认第一个,记录下来结果,在讨论第二个。
② 结果导向,凡事先告知结果,无论是好的结果还是坏的结果,如果对方想知道过程,在阐述过程,阐述过程也要有详有略。
③ 不要急着反问对方,更不要急着否认对方,如果不明白对方的意思,可以试着把你理解的意思整合重述一下,问对方:你说的是……,所以我要……是吗?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表达了你对对方的理解,也确认了你做的事情是对方所希望做的。
表述含糊不清,啰嗦凌乱
其实我们说话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我们可以说出的东西太少,而在于我们说出的东西是散的。
当你用5分钟甚至10分钟的时间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听的人是会疲的。
疲不是因为你讲的的太多,而是他要不断地去对你说的东西进行信息的整合,而你在讲的时候,又会不停的掺杂其他观点的阐述,增加对方对你表达的信息整合的难度。
这时候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你想说的是……对不对?我明白了,你不用说了。
对方整合你表达的信息成功,然后你就不用废话了,凸显你的啰嗦和散乱。
第二种:你到底想表达什么?你直接说。
对方整合你表达的信息失败。你还在继续废话,凸显你的啰嗦和散乱。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把整合信息的工作事先自己做完,在表达过程中,让对方接受有效的信息,无需过多的自我整合,只需要好好的听你说话就可以了。
如果打电话,我会把要说的语言先写下来,通读几遍后再接通电话,然后照着记录和对方沟通。
这样无论对方说些什么,至少我可以保证我想要知道的东西不会被带偏,且不会忘记我要说的所有点。
如果面对面,比如我经常要去找各领导签字,我一定会事先模拟组织我的语言,把所有领导能够问到的相关问题,自己先解答一遍。
需求不明确
词不达意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想要对方做什么?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做有效的沟通。
什么是有效的沟通?
一方面要正确表达出自己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让对方明确知道他要做什么?
举个我取东西的例子,我通常是这样的。
现在是**,那我1小时后,大概**来拿可以吗?
如果不可以,你不确定具体时间,那你看你这边什么时候好了电话通知我好吗,我是**,我的电话联系方式是**。
首先,你要给对方一个明确具体的时间观念,告诉他你会在什么时候到达他那儿拿你要的什么东西,给对方一种紧迫感。
其次,你要让对方知道,你是谁,他做的这件事在工作上与你有什么关系。
最后,你要降低他完成的难度。告诉他怎么找得到你。
关于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这里总结的几条小经验
1,说话前先过下自己的脑子,说话可以说的慢,但脑子必须转的快。
2.一人分饰两角色,既做表达者,也扮倾听者。
3. 知识储量对于表达内容确实有些许帮助,但是没有直接关系。
4. 交流中要有逻辑顺序,练习三点法。
5. 正确区分表达观点和表达事实这两个不同深度的层面。
6. 同一件事情不要反复询问3次。
感兴趣的小伙伴,请关注小编哦!!!
天乙堂健康产业集团,是一家多元化的集团企业,目前天乙堂拥有七条1.6M的熔喷布生产线.可实现每日生产BFE99的熔喷布1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