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假期(10):遵义·捞沙巷
2020-7-9
下午两点多到遵义,住在市政府附近的汉庭。顺便表扬一下,这是我住过的最物美价廉的汉庭。交通便利,环境安逸,硬件好,服务好,早餐好,有洗衣房,还便宜。
住下之后出门找地方吃饭。很方便,出门左转二百米就有个美食城,环境卫生,通风良好,品种丰富,琳琅满目。我们在两家店分别要了土豆泥,炒苕皮和青岩猪蹄。我们上次在青岩古镇专门去吃过,不过这里的猪蹄比青岩古镇的还好吃。老板说,青岩古镇的猪蹄是干的,外地人不太适应。他们这里卖的是改良版。
到了遵义,要去看看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保障。我们这一代人中的大部分,对毛主席都非常敬仰,很多人除了毛主席,谁都不崇拜。
我们住的地方在新区,而遵义会议会址在旧城区,隔着十几公里,要绕过几座山,穿过几座隧道。在贵州,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本来没有多少土地,山间适于种植的平地都用来盖房子了。我在铜仁看到的是这种情形,在遵义看到的也是这样。
进入老城区,感觉一直在绕圈,先前走过的路,转了一圈,又回来了。不是走错路,而是因为旧城区的道路都是单行道。当我两次看到一条巷道口牌子上的“捞沙巷”三个字的时候,想了一会儿才想起,我以前看央视的旅游频道介绍过这里,它是遵义的小吃街,网红打卡地,相当于武汉的户部巷。
遵义会议会址在山顶上,门前是条步行街,石板路。隔一条街找到地下停车场,私人经营的,二十元一次,基本上停满了。感觉是有些幽默。附近是共产主义教育基地遵义会议会址,而几步之遥就是资本主义色彩浓厚的私人停车场。你可以免费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接受共产主义教育,但几分钟之后得为接受共产主义教育缴纳二十元停车费。二十元一次,确实有些贵。
到了那座熟悉的建筑门前,被告知五点钟展馆要休息,七点再开放;还被告知,进入景区得戴口罩。两个小时估计是等不及了,而且我们也没有随身带着口罩。我们在那熟悉的建筑前拍拍照就可以了。遵义会议精神我们大多了解,对毛主席的敬意我们已经在心里表达。拍了一会儿照片,就去捞沙巷。
三百来米长的巷子,各种小吃,花色繁多,琳琅满目。以西南地区特色为主,全国各地都有。鲜艳的颜色,浓烈的气味。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在这疫情期间,这是我见过的最热闹的街道,似乎预示着经济的强烈复苏。还看到我前些日子在电视上看到的烙锅。当时我想什么时候到遵义,到捞沙巷,要来尝一尝烙锅的。可是,我们半个多小时前才吃过,肚子还是撑的。
出捞沙巷,附近有个菜场。虽是下午,菜场还很热闹。很多菜摊都是男人在守,殷勤而快活的样子。我相信遵义这边的男子可能跟四川的一样,勤劳,踏实,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