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庐山诗


  朱元璋的庐山诗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万里长江,一轮明月,气势恢弘,居高临下、气压群峰,作者博大的胸怀,豪迈的帝王之气跃然纸上;写诗靠的是胸怀与识见。“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大气磅礴,展现朱元璋的雄心壮志,据说是写于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期间。“势压”表明朱元璋统一中国的信念、意志和决心。正因如此,朱元璋打败当时比他强或者和他势均力敌的各路农民军和各方割据势力,推翻民不聊生的元朝,开创了共276年的明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堪称“布衣天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蔡律  2020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