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管理主体是证监会,而基金的管理主体是银保监会。在过去的一年里茅台类个体打着价值投资,核心资产的旗号持续的进行疯狂炒作,现在价格已升至天位,比如贵州茅台的股价由三年前的200元一路飙升至最近的2170元,涨幅仅9倍,而白酒板块中的酒鬼酒更是离谱,由一年半前的不足16元涨到最近的最高价230元,涨幅近14倍,但是酒鬼酒的2020年营业收入才20多亿,净利润才几亿,其股价很明显与体量,估值与行业地位不匹配,背后可见是资本不断接力下的疯狂炒作,为了使资本市场行稳致远,建议证监会,银保监会按照职责入场彻查茅台类个体的疯狂炒作。
我们知道新一届证监会决心以维护更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为职责使命,然而新年前后,市场指数出现猛烈的拉升,但是3000多个个体却逆向跌幅很大,广大的投资者并没有享受到资本市场上涨带来的红利,反而亏损累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很明显在流动性比较频繁,变现比较便捷的资本市场,价格是需要货币支撑,而大量的机构把募集来的资金扎堆进入白酒等有限的几个板块,开始可能由于消费的持续性,算正常的投资,但是后来就演变为各个机构联合集中炒作了,从而使市场资金出现明显的跷跷板效应,同时由于短期基金收益可观,大量场外资金多通过基金进入市场,而基金为了维持高价和吸引场内外资金,就必须把募集来的资金追加投入到茅台类个体上,如是循环,市场出现极端分化情况,即无论指数涨跌,只有那二三百个个体上涨,其余3000多只持续下跌,而买茅台类个体的投资者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投资者的资金还是分布在其余3000多只个体上,所以市场指数上升自己却亏钱,而当市场指数下跌,持有的个体亏损更严重,这样3000多个体就没有底或者底不断创新低,市场信心受到重创,显然不利于这个市场的长期发展
在这个有着4000多个个体的市场,各板块要均衡发展。不能说只有你贵州茅台,金龙鱼,海天味业,宁德时代,三一重工等有价值,那其它个体就没有价值了?比如贵州茅台一年才赚多少亿,而工商银行,中铁,交建等一年赚多少钱,而且后者的市盈率更低,但鲜有资金关注去抢筹,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资本市场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观即如果你低价,低估值,市场各方应该合力去抢筹,去推动更多底部类个体底部抬高,这样一个整体向上的趋势就能形成。
从价格上看,我认为贵州茅台的价格应该回吐4个10%,才能回归看起来仍很高的估值,也只有当资金抱团被敲打和从快从重惩罚,个体的疯狂类炒作才能停息,而扎堆的资金才能发散至市场各个领域,特别是低估值领域,希望证监会,银保监会扛起自己的责任,从对更广大投资者利益负责,从市场的全局和长远着想,及时的入场彻查茅台类个体疯狂炒作背后的猫腻,还市场更干净,互相约束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