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动荡不安,而官居郎中令的赵高依仗自己有拥立胡亥为皇帝的大功劳,骄恣专权,飞扬跋扈。他为了个人恩怨诛杀太多的人,结的冤仇很多。他害怕有大臣背后搞他的鬼,讲他的坏话,告他的状,为了防范于未然,赵高对胡亥说:“作为皇帝之所以尊贵,是因为只听见他高贵的声音,而群臣都莫想见到他的身影的缘故。现在陛下青春年少,未必通晓所有的政事。现在管理政务,谴责不称职的人,则会把弱点与不足之处暴露给大臣,不能够显示神秘于天下。陛下不如在皇宫里采取无为而治的方法,让我与侍中懂法者处理政务,有事情就管理,如此,则大臣不敢向你汇报不好的消息,天下将称陛下是圣
李斯听闻到皇帝在秘密调查他与儿子李由的风声,知道遭赵高谗言陷害,于是上书揭露赵高的罪行,说:“赵高贪污受贿,擅害朝中大臣。他的权力跟陛下差不多。过去田常为齐国丞相,辅助齐简公姜壬,狐假虎威,下得百姓拥戴,上得群臣拥护,等他的权势大了后,就杀了齐简公姜壬,谋夺了齐国。这件事情是天下人所共知的。现在赵高有邪僻恣纵的志向,阴谋叛乱的行为,他家里的财富,就跟田常在齐国一样的多。他又贪得无厌,追求利益没有止境。他的权势仅次于陛下。赵高作为臣子,没有一点尊卑顺序。他的权力欲望、金钱欲望,没有穷尽的时候。现在他又强取陛下的权威,胁制陛下。他的志向如同韩王姬安的丞相一样包藏祸心。陛下不想办法制止他,我担忧他会叛乱。”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胡亥听不见李斯的忠言。还一个劲地为祸国殃民的赵高说好话:“为什么?赵高是故宦官,他不以个人安乐而纵情,不以个人危险而改变想法,行为廉洁,还经常做好事。他从一个小太监到郎中令的官职,是以对我的忠诚而得到升迁。以讲诚信而保持自己的地位。我认为他是个德才兼备的人,而你却怀疑他,为什么呢?如果不是赵高,我能成为皇帝?况且赵高为人,精明廉洁,能力强。下知人情世故,上能辅助我。你不要怀疑他。”李斯想要对付赵高,只是上书举个例子说明赵高的坏,而没有拿出真凭实据出来证明。胡亥离不开赵高,李斯一封奏章怎么能扳倒赵高,反而被他反咬一口。李斯如果当机立断,与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等联手,找个借口杀了赵高,就不会有如此后患,胡亥也不会死在赵高手里,秦国也不会这么短寿。胡亥敬爱赵高,担心李斯杀了赵高,于是把李斯上书的内容告诉了赵高。赵高很有口才,说:“丞相李斯所忧虑的是我赵高,我只要死了,他就想做田常一样的事。”李斯说赵高是第二个田常。赵高倒打一耙说李斯是田常。李斯是个政治家与谋略家,在玩弄阴谋诡计方面,阴谋家赵高比李斯计高一筹。
当时,全国的起义军越来越多,而关中秦军兵源已空,不能对付起义军。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觉得这种情况很不妙。秦国如果灭亡了,那么他们的官职俸禄,还有爵位封地,所有的荣华富贵,就会随着大秦帝国而埋葬在坟墓里。在如此情况紧急之下,他们联名向秦二世皇帝进谏:“关东群盗并起,秦军追击,杀了很多盗贼,但是杀不完。这些人成盗贼的原因,是因为守边防、运输、迁徙、劳役很苦,再加上国家对他们征收的税费太多了,导致了他们造反。请陛下停止修建阿房宫殿,减少守边防、迁徙等兵役与劳役。胡亥听到这话就很不高兴起来,说:“作为皇帝得任意、不受拘束地尽其所欲,采用法律手段,让下面的百姓不敢为非作歹,以控制全国。虞帝舜、夏禹,他们成为国王,亲自与民同甘共苦曲从他们,要用什么法律?先帝以秦国国王,兼并天下,统一四海。国家安定后,防范少数民族入侵以安边境,作宫殿以彰显功劳,你们亲眼看到先帝治理国家治得很好。我即位当皇帝,二年不到,群盗并起造反,你们没有办法禁止,还想罢了先帝一直想修完的阿房宫,你们既不能报先帝的恩德,又不能为我尽忠尽力,你们在位干了些什么?”于是把李斯、冯去疾、冯劫逮捕,让司法官吏侦查审讯他们的罪行。当然,胡亥在赵高的挑唆下,早就想动手对付这些权臣了,这次他们惹皇帝生气,是他们不懂味、不识相。右丞相冯去疾与将军冯劫不愿意在狱中受侮辱,都自杀了。这个侮辱是指堂堂的一国丞相与将军,被捕入狱,很没有面子,这是一辱;在狱中受到刑讯逼供,生不如死,这是二辱。士可杀,不可辱,是冯去疾与冯劫的真实写照。李斯好死不如赖活着,没有自杀,他盼望着胡亥能大发慈悲,放了自己。他固执以为自己对大秦帝国有大功劳,帮助秦始皇吞并六国,还帮这个下命令逮捕自己的胡亥登上皇帝位,二世皇帝会对他网开一面。胡亥把李斯的案子交给赵高处置。还指责李斯与儿子李由通敌谋反。把李斯的宗族、宾客都抓了起来。赵高想要除掉李斯而后快,采用刑讯逼供的方法,捶打李斯千多下,李斯受不了折磨,屈服招供。
李斯不想自杀,却害了三族的人。他很自负,认为自己的能言善辩,对秦国有功劳,再加上自己的确没有谋反的想法,想要向皇帝上书为自己辩解。盼望秦二世能醒悟而放了自己。这自辩状里说:“我为秦国丞相治理国家,已30多年了。没吞并六国之前,秦地很小,不过千里之地,士兵不过十万。我才能浅薄,但尽职尽责,做为谋臣,拿着资金,到处游说诸侯,破坏他们的联盟;暗中训练士兵,整顿秦国政治与教化万民,使为国家战斗的士兵能当官,尊崇对国家有功勋的官员;因此最后能吞并六国,俘虏他们的国王,使秦国为帝国。又向北驱逐胡人等少数民族势力,向南平定百越等少数民族势力,可以见证秦国的强盛。还统一了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让天下人知道,以树立秦国的威名,这些都是我的罪行,我当死在钫器里。我幸运的是尽我最大的能力,才活到现在。希望陛下明察!”李斯这份自辩状等于是白写,因为有个要致他于死地的人,是不会把李斯自辩状让胡亥看到的。赵高安排人把这份李斯上书毁掉,还说:“囚犯有什么资格上书!”
赵高又设一阴险计谋来害李斯。他派自己的亲信假扮为御史官、谒者官、侍中官,轮换着审讯李斯,只要李斯说自己是冤枉的、说事实,没有按照赵高的意图承认自己是谋反的,就会使人对他捶打。李斯受不了,不敢翻供。胡亥为了谨慎起见,真的派遣人来验证李斯所说的。李斯以为还是赵高的人,终不敢翻供说自己是冤枉的。赵高把李斯招供的供词上交给胡亥,二世派去验证的人,也把李斯招供的供词交给胡亥。供词内容都是一致的,李斯承认了自己与儿子李由通敌谋反。胡亥说:“幸亏有赵高,不然,我被李斯出卖了都不知道。”秦二世派去调查审讯李由的使者,被楚国起义军在路上杀死了。二世的使者,李斯的下属,再加上赵高,一起附会认为李斯确实谋反了。于是秦二世以谋反罪,判李斯腰斩死刑,死刑执行地点是咸阳市曹。李斯临刑前对其中一个儿子说:“我想和你一起牵着黄色宠物狗,出上蔡县的城门去打猎。难道还能够吗?”然后,父子们都痛哭起来。被杀还有他的父族、母族、妻族。秦二世从此以赵高为丞相,国家政事,无论大小,都由赵高做决策。赵高借胡亥之手,除掉了他政坛最大的五个政敌。这赵高最大的五个政敌是扶苏、蒙恬、冯去疾、冯劫、李斯。
作者简介:李文武,著名管理学家。《博锐管理在线》《中华品牌管理网》《中国管理传播网》等知名管理网站专栏作家。又是多家媒体与网络作家。研究:历史、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