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尼尔•科德以创意型公司运行中的个案为基础,加上自己投入创新与创造力的相关研究所得,以《超创意管理》一书提出了创意管理理论,构建了企业创意管理的框架。该理论的要点主要包括:
(1)创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点子,是如同冰山一样有缘有故冒出来的。创意性思考是一种策略性活动,因为无论是产生小幅度改善的渐进式创新,或者是影响深远的革命性创新,都有助于企业体制的改善,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 创意思考也是一种可以管理的活动。通过理性的决策与人性的领导,可以在组织内营造出有助于产生创意的制度与气氛,促使个人及创意思考的能力不断受到激发。创意思考的可管理性能激起人的信心,不至于将成败归于宿命。
(3) 可以管理的组织活动需要一套引领思维、促进沟通的观念性架构,才能确保创意产生的频率,与创新成果的品质。
该理论在企业创造力养成、创意环境营造、维持竞争优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这一理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企业应创新发展理念,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注重创意环境的营造、创意人才的甄选和培引、创意活动的奖励以及创意停滞的预防等创意管理的重要课题,将“创意”发挥到极致,为旅游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意活力,获得竞争优势。
一、图书总体架构
以人为核心,强调创意环境的营造、企业发展机会的确认、创意人的甄选,创意人才的培养、创意活动的奖励,以及创意停滞的预防等重要议题。图书架构如下:
(一)企业策略性创意——企业理念的中心
(二)企业竞争优势——具创意的企业环境
(三)策略规划师的超级任务——把握创新时机
(四)甄选创意人——注入创意动力
(五)飞吧!创意人——创意人才之养成
(六)创意种子之萌芽与成长——奖励创意活动
(七)滚石不长苔——避免组织陷入创意泥沼
二、图书创新与价值
图书的内容构架即为作者所提供的创意管理基本构架,通俗简明。书中细致地提供了一系列管理创新人才的创新方式,为企业寻求发展成功策略以及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许多积极的思考方向,可让读者从固定的意识中解放出来,了解如何走出企业组织的条条框框,寻求到一套成功的创意管理思路。
三、主要内容介绍
图书的第一章为“企业策略性创意”。在消费者行为、顾客化趋势、新经济环境、管理转型、品质高要求的多变环境下,企业需建立促进业务长期增长、制定一套可延续创造力与创新动力的创意策略,以提供员工自我学习的机会,随时展现自己的创意,这是促进业务成长的不二法门。创意性的策略有以下关键特点:(1)以未来为导向;(2)定出确切的目标;(3)有效的统合;(4)定出杰出创意的标准;(5)活化策略性创意的过程;(6)量身定做的策略模式;(7)作业管理阶层的参与;(8)无预设立场;(9)订立新产品发展目标。
第二章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作者指出,公司想要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蜕变,转型为鼓励创新的企业并不容易,其所面临的挑战为:如何使创新思考成为惯例,而非例外。由此便引出了创意环境营造的重要性。作者在本章中提出营造创意环境应提前考虑的一些细致性问题,并提出,一个有创造性的工作环境不仅要提倡和保护个人的创意,更要发挥共同解决问题的精神,刺激全员投入,共同分享创造的成就感及荣誉感。创意环境应从企业转型引擎、创意文化、迎合顾客需求、信任员工、全面的资讯传播系统、训练与培育、创意投资等方面形成。总体来看,创意型公司的培育有以下步骤:(1)培养有效的策略领导能力;(2)接受创意与新思想;(3)创造力的内部行销;(4)设定一致的目标。
第三章为“策略规划师的超级任务”。作者将影响企业成功的因素划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下,影响企业成功的因素是不同的。在阶段一,高阶主管的持续支持和策略领导的能力是主要因素;在阶段二,持续的财务支持和后续的成果检视是主要影响因素;在阶段三,影响企业成功的因素有:甄选有创意的员工、建立创意伙伴的向心力、激励创意伙伴、发展新的挑战。因此,策略规划师就是要及早发现创意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辅导企业制度的制定与推行、观察企业环境与市场时机,以推出创意产品。
第四章内容为“甄选创意人”。企业要甄选具有创意的员工,适才适所,才能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创意动力。公司的甄选过程和甄选标准应与公司所制定的企业目标和企业政策相符合。一般来看,知名企业在制定甄选制度时,经常考虑以下问题:知名企业的经营理念;如何依个人特质判别创意人才能否承担起建立创意型公司的挑战;知名企业的用人哲学及甄选标准;可能供创意型公司采用的制度;如何判别应征人员的特质。创意型的公司甄选制度与知名企业无异,但必须能同时兼顾公司本身的需求和个别员工的期盼。作者在书中列出了一系列创意人才的特质、甄选标准、甄选办法等,为创意企业甄选创意人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第五章为“飞吧!创意人”。此章节主要内容为创意人才的挖掘、开发和培育,以确保为公司维持源源不断的创意灵感。稽核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成败的关键,可从顾客、市场、个人及企业潜力四方面设计稽核制度。在实行时,也应从领导能力、市场考察、竞争优势等方面加以思考。在具体的推行方法方面,可包含咨询式的规划建议、策略与发展计划的推行、自我管理式的学习、创意标准的提升、员工创意需求的承认等方法。
第六章为“创意种子的萌芽与成长”。奖酬制度使得遍植于公司内部的创意种子萌芽、茁壮。企业在薪资制度与奖励表扬办法的配套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企业的奖酬制度必须有助于创意动力的发展,要以合适的诱因激励员工,以“能力”展现为基础,才是企业成功的奖励制度。在组织发展、业务拓展、行销、组织研究、客户五方面表现出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可为有效的奖酬制度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可展现出具有创造力的企业文化。作者提出,创意型的公司应以个人的创造能力给薪,并且要考虑到不同创意人的报酬需求,应在奖励与表扬间取得平衡。
第七章为“滚石不长苔”。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为防止公司成长停滞不前,为公司制定企业政策、公司开发业务提供的一些建议。作者主要从创意型的员工管理策略、奖励与表扬、沟通网络、新进人员、训练与发展、企业价值等多方面提出一些细致性的建议,以供企业维持有效的创意,实则也是对前六部分章节的系统性梳理。
四、个人观点
该书从企业理念、企业环境、创新时机、甄选创意人、创意人才之养成、奖励创意活动、避免组织陷入创意泥沼七个方面对创意管理进行阐述,实则这七个方面也构成了创意管理的内容。这一构架与管理学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激励等内容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但又不乏对创意管理的聚焦,图书内容细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对于大陆读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
(一)图书内容细致。该书从七个方面构建了创意管理的基本思路,在具体的章节内,提出了创意管理不同方面的建议思路,还进一步对小方向的内容进行解释与说明;其次,除了主要内容支撑外,还安排了企业案例和习作训练对知识进行巩固,细致入微。
(二)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以人为核心,强调创意环境的营造、企业发展机会的确认、创意人的甄选,创意人才的培养、创意活动的奖励,以及创意停滞的预防等重要议题形成了创意管理的观念性框架,具有高度的应用价值,适用性很强,对各类型的公民营企业、学校、政府单位及研究机等都有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阅读与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困难表现为两点,首先,图书是由著名的国外创意大师Neil Coade所著,其语言表达方式、写作方式、思维方式与大陆有所不同,较难理解,且译者为台湾学者,全书为繁体字,阅读较为困难;其次,图书排版方式与国内作者有所不同,很少有小标题,因此在阅读理解方面难以找到作者的主要观点,上下连接较为跳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