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创”理念的内涵及价值
(一)内涵
2013年,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标志着“两创”命题的正式提出[1]!--[if>
作者文章归档:刘道璇
一、“两创”理念的内涵及价值
(一)内涵
2013年,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标志着“两创”命题的正式提出[1]!--[if>
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历史活动以及可扩展到生存的自然条件所共同形成并残存下来的遗留物,经后续社会价值的认定而受到保护的实体及事象的总和,包含物质类和非物质类文化遗产[1]。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是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聚集区域,其出现正是由于区域内某一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受到社会共同认可,形成了旅游核心吸引物,进而使该区域被赋予“世界文化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称号,如我国著名的都江堰景区、青城山景区、三星堆博物馆等。有鉴于此,将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界定为:以具有历史、文化、艺术底蕴的历史或文化遗存为核心吸引物,并提供相应旅游活动的聚集空间。在具体的规划中,...
传统文化的形成背景
传统文化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其后一直延绵不断,不但孕育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也深刻的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传统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兼容并蓄,不断完善与发展,终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世界文化分支。
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百家争鸣恰恰发生在第三次农业革命(铁器时代)爆发期,象征着农业社会开始走向成熟,直到理学终使传统文化日臻完善,然而就在理学的巅峰时期西方则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奏响了工业时代的序曲。从这个过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属于典型的农业文化,而现代文化则应该属于工业文化,是工业文明的组成部分。
文化即可传承,亦可发扬,但是中华民族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现代文化,...
循环经济下的乡村旅游资源低碳化开发应引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结构,构建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整体系统,明确不同主体在旅游资源循环式低碳化开发中可以扮演的角色,以系统观念在旅游产品的生产、消费过程中体现出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整体上通过输入、输出的物质交换和有效利用, 最终形成整个系统物质能量闭合的状态。在生产者(旅游企业)主体方面,低碳循环式开发表现为:以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为指导,在农产品加工、存储、运输产业链中尽量减少碳排放量, 降低农业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农业旅游资源的循环利用机制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最终输出低碳餐饮、低碳住宿、低碳交通、低碳购物、低碳娱乐等低...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内涵解读
循环经济的产生是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中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深刻反思所得出的结果,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 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1]。其本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投入资源减量化、废物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发展效益[2]。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 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
一、具体调研点介绍
(一)关圣宫
关圣宫也叫关帝庙,顾名思义,馆内敬奉、祭祀的是义薄云天的关二爷关羽。《三国演义》中,关羽位居“五虎上将”之首,却不幸在襄樊之战中遭到曹操和孙权夹攻,兵败被俘,为孙权所杀。关羽死后逐渐被神化,民间尊称他为“关公”,后世多个朝代根据统治需要,不断对他的忠义勇武形象加以褒奖加封,到了清代顺治年间,更奉他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尊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而在香港、广东一带,关羽还被尊奉为“财神&...
1997年,尼尔•科德以创意型公司运行中的个案为基础,加上自己投入创新与创造力的相关研究所得,以《超创意管理》一书提出了创意管理理论,构建了企业创意管理的框架。该理论的要点主要包括:
(1)创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点子,是如同冰山一样有缘有故冒出来的。创意性思考是一种策略性活动,因为无论是产生小幅度改善的渐进式创新,或者是影响深远的革命性创新,都有助于企业体制的改善,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 创意思考也是一种可以管理的活动。通过理性的决策与人性的领导,可以在组织内营造出有助于产生创意的制度与气氛,促使个人及创意思考的能力不断受到激发。创意思考的可管理性能激起人的信心,不至...
如何在城市寻找“市井烟火气”?我想答案不止一种。比如,我们会约上朋友或同学去吃一顿大排档、烧烤,看熙熙攘攘的人群,听食物的嗞嗞声、顾客的嬉笑怒骂声;我们会去小巷子里,围在低矮的桌子旁开心地吃着各种风味小吃……这自然是吃货们寻找烟火气的首选场所。作为追求时尚、追求个性、追求放松的旅游者来说,购物殿堂、超级市场以及所谓的“诗和远方”或许是最受他们追捧的,但是,或许大家都忘记了另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场所,在那里没有即坐即吃的美食,也没有震撼悠久的名胜古迹,但却充满着世态百味、风土人情,连接着人与生活,这个地方就是菜市场。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体验”已被广泛运用于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服务行业。体验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商品(产品)为“道具”,用以激活消费者内在“心理空间”的积极主动性,引起胸臆间的热烈反响,创造出让消费者“难以忘怀”的经历的活动,简言之,就是一种创造难忘经历的活动[1]。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遁世体验、审美体验构成体验的四大类型,四者交汇的“甜蜜地带”则形成了最难忘的旅游体验。体验性的产品或服务具有以下特征:游戏化、娱乐性;人性化、参与性;非物质化...
在体验经济时代,游客重视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的是感受性满足。在这一特点下,夜间旅游体验依赖于夜间旅游场景的质量,而夜间旅游场景的质量又反过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在场景中,游客在意的并不是物质产品,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自己所浸润的情感[1],即对价值、精神的追求。因此,在琳琅满目的夜市商品和绚丽多姿的夜景之下,如何将旅游者的感官、情绪、情感以及思想精神融入不同的空间,形成参与互动性强、精神情感意味浓的夜间旅游场景,是提高夜间旅游体验质量的关键性问题。在体验互动性强的夜间旅游场景营造之前,需明确夜间旅游场景的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
一、相关概念辨析及夜间旅游场景内涵界定
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