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账系统的自动化部署,是构建“双碳”财税体系的关键



我国在今年3月发布的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而完善政企部门组织架构,优化工作流程并提高效率,是推进碳中和、碳达峰的重要抓手与工具。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两大宏伟目标是一场“硬仗”,需积极构建有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对政府与企业来说打造全新的数字化、智能化财税团队已迫在眉睫。通过数字员工变革传统财税部门工作模式,将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做出卓越的贡献。

 

 

突破财务部门工作瓶颈

优化财务管理体系

通过容智数字员工的部署,帮助企业完成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不仅可以帮助财务人员从传统的会计核算业务中解放出来,更能够释放人力,使财务部门更好地执行业务数据管理,过程数据与经济运行数据分析,完成财务管理战略决策等高附加值工作。因此,早日实现对账系统的自动化部署,可为“双碳”目标的如期实现发挥积极地促进作用。

后疫情时代,在我国利好政策的支持与推动下,我国企业业务不断复苏、扩展,规模持续扩大。但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财务部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虽然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但部分企业的财务部门,仍处于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集中人工处理的阶段,存在着大量重复性高的工作,包括银企对账、开具发票、税务申报、差旅费用审核等,完全依赖人工执行。另一方面,大量分散的业务场景,因参与人员众多,难以保证高度统一的标准化流程。亟需借助数字化生产力,积极推动财务管理系统重建。

打造数字化财务共享中心

实现对账系统自动化

在财务管理共享模式下,财务共享中心不仅可以发挥企业财务管理核算、内部集中管控等职能,更为iBot智能财务机器人提供了“舞台”,使其在一系列典型的财务场景中,展示其无可替代的优越性。

对大型企业来讲,对账业务涉及工、农、中、建等众多商业银行的上千个银行账户。财务人员不仅需要每天手动操作,登录各个银行的网银并下载大量银行流水账单;更要对数千个银行账号和财务账面明细进行核对与校验。工作量大且重复乏味,容易导致人员疲劳而出现疏漏,存在着较大风险。

通过iBot智能财务机器人的部署,帮助政企财务部门梳理业务流程,并按照下列步骤实现对账系统自动化。

1.梳理企业对账需求

根据企业财务部门涉及到的银行种类、账户种类、对账明细层级,确立对账自动化方案。

2.账户数据集中

联系各大商业银行开通超级查询盾,并要求对账业务涉及到的银行账户对超级盾集中授权,提升日后的对账自动化效率。

3.梳理操作步骤

根据企业的定制化需求,设计自动导出方案,为iBot智能财税机器人自动登录及取数提供指令输入。

4.明确数据核对逻辑

根据企业自身业务现状分类,分析梳理核对方案,为iBot智财税机器人预设计算过程指令。

5.自动结果反馈

对企业涉及到的全部账户完成对账操作后,自动封装结果数据,并将对账结果发送至账户管理人员及财务部门负责人。

“双碳”时代下,中国企业对数字化生产力有了更加明确的认知,并迈出了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对于数字企业来讲,在数字员工的帮助下,实现财税部门的对账自动化只是一个开始。

随着数字经济竞争的加剧,各个企业也将逐渐认识到,只有将数字化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司内部各个系统及部门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与产品质量,重新布局企业内部人力,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吸引更多的新客户并留住老客户,实现“降本增效”的终极目标。也只有数字化企业才能在数字经济、社会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