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不可聞


  「深更半夜」臭不可聞

       

  這篇文章內容翔實,可惜沒有點破歷史的時刻。

  立陶宛為什麼甘願做糞坑裏的石頭?

  這個時刻就是30年前的前蘇聯解體之時:立陶宛挑頭脫離蘇聯,也算蘇聯解體的一個誘因,立因此投名狀獲得了加入北約/歐盟的實際利益。

  當時,戈爾巴喬夫已經意識到蘇聯不可能和美國繼續對抗下去了,他的執政已經嚴重內部分化,葉利欽公開反擊戈爾巴喬夫,且蘇共黨內已無凝聚力,野狗撿到了帶肉的骨頭。

        

  狗難改吃屎的毛病。

  立陶宛挑釁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這次的時刻是因為拜登拉攏歐盟,立陶宛瞅准了時機,又率先挑釁。骨子裏就是一個奴性鼠輩。

  一而再,再而衰。

  這次的時刻十分複雜,且拜登沒有政治品格和誠信。立陶宛註定竹籃打水,一場空。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徹底抹平從前蘇聯解體中獲得的利益,弄不好還得賠進去。

  投機取巧,賭博心態。嬰兒哭啼,嗷嗷待哺。

  在大國博弈中充當大象之間的螞蟻上樹,一陣風吹來,小命休矣。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立陶宛拉攏波羅的海二國一起抵抗蘇聯,之後加入北約,這種小人嘴臉,俄羅斯今後決不輕饒。

  立陶宛要的是一個亂字。拜登拉攏歐盟是要團結,馬卡龍團結一心一意是歐盟,暗含對抗美國,不包括中國。

  假如北約幹掉立陶宛,可能還有存在下去的可能,否則,北約存在只能為了惹惱俄羅斯。

  包括立陶宛在內,誰都明白玩的是什麼。小國渾水摸魚。

        

  現在的趨勢是中美關係大局已定,中國夢成功,美國自由民主迴歸國家本質,美國重塑。

  歐盟獨立自主不可能完全實現,但是改變屬性是可以的,即認為國家纔是民主的形式。

  換言之,當日本再次點頭哈腰稱臣中國,世界格局正式進入新的長週期紀元。

  不可否認,今天的中國,經歷了西方文化的洗禮。有一點不同,中國始終保持住了本體意義,獨立自主。

  一方面,西方國家從來沒有真正友好中國,頤氣指使,嘲諷,侵略,和平演變,甚至準備再次動武,現在時刻是觸摸台灣這個敏感點,還在南海,新疆,西藏方面頻頻散佈謠言;

  另一方面,我們的歷史久遠深厚,不易輕易被改變,自尊心,民族性強,國力仁和厚韌,歷史傳承條件足好,西方無可奈何。

  當然,西方是技術性的,他們亦步亦趨或嘮嘮叨叨。這都源於美國年輕及狂妄自大。

        

  1970年代,當美國經歷第一次戰後衰退,尼克松和基辛格設計了驚天謀局,目的是誘使中國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推動全球一體化。這樣的前提是:美國永遠稱霸全球。

  美國人不相信自己的宗教,也就是美國人只是尊崇上帝保佑,卻失去歷史現實,這本身就是宗教的錯誤,一味的吸納/付出。

  中國蛻變成世界大國,並沒有隨西方主導的自由民主和市場經濟小龍擺尾,關鍵一點就在於美國對華是三心二意,美國自身的選舉體制暴露自己的狼子野心,中國被迫獨立自主,從未敢忘憂國憂民。中國的國性也是世界上最堅硬的,中華文化也是最具凝聚力的。

  這就是為什麼會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非自由市場經濟。

  翻開歷史,沒有看不清的大勢,也沒有小石子的城堡。希臘民主源遠流長,羅馬共和冥冥之中。

  星辰大海,青春自有青春的向往。

  立陶宛之流,要不是牆體上的毛勾草,要不就是隨風滾落的石子,掉進糞坑,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這真是: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Chamheiquen

                 

         (所有圖片和動圖均來自鳳凰新聞客戶端)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