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节,在手机微信里看到许多人发的祝福语,几乎没有例外,全部统一地写着端午节安康,这什么回事啊?清明节安康我知道了,怎么端午节也被安康统一了呢?
好奇心驱使我上网查了一下,“端午节快乐”去哪里了?百度里有好多文章和帖子评论这件事情,不外乎是在网上曾经有一个人发过一个帖子说端午节是一个祭祀的节日,他不是一个祝福大家快乐的节日,所以只能祝安康,不能祝快乐!还写明这是一位非遗专家杨广宁说的。
这真是从何说起啊?从小到大也过了五十多个端午节了,端午节的传统活动有划龙舟、吃粽子、佩戴香囊、喝雄黄酒、挂菖蒲艾叶、立鸡蛋等等,从来没听过在端午节举行过什么祭祀大典,倒是孔子诞辰还见过祭孔大典。
在网上也查到有许多人发文章、发抖音辟谣,说杨广宁查无此人,还有某北大中文系教授引用古代典籍说明端午节也是一个可以欢乐的节日。这些群众想必也是对于“端午节快乐”含冤莫白的无疾而终鸣不平。但是从结果来看,收效甚微,看来国人从众者众多,也是无可奈何。
仅仅由于一个杜撰虚构的人讲的一番话,就让我身边几乎所有的人翻转了过去多年的习惯,“祝端午节快乐”一时之间被弃如敝屣,从此消失了,人们一致认为必须要说“安康”,不说“安康”就是赶不上潮流,就是信息落伍等等,大帽子一扣谁还敢说呀?
但我相信也许其中很多人是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人家说安康我就安康吧,尤其在微信群里我相信很多人就是复制粘贴而已,连打字的功夫都省下来了。
真让我觉得细思极恐的是,仅仅因为一个来历不明的帖子大家就一窝蜂的跟风,这难道是现在网络时代的后遗症吗?许多人追寻快速,对于行为背后的动机不求甚解,对于外来信息也缺乏批判性的思维,先发射,再瞄准,于是还没有等明白过来,就又迭代了。
如此流传下去,在若干年之后,我们的下一代,因为他只看过端午节安康,而看不到端午节快乐,就以为自古以来,端午节那就只能说安康,这才是让我觉得恐怖的一件事情。一个传统能够就这样子轻易的被更改了。难道现在不光是一个乌卡时代,还是一个盲目的时代?
曾经在一本领导力的书上看到一个一句话,我觉得很棒,作者说领导者就是那个高声呼叫说“嘿,我们走错了森林”的那个人。
如果我们知道我们走错了路,我们走错了森林,我们愿不愿意来高声呼喊一声“嘿,我们走错了森林,应该走另外一条路!”前面提到的那些敢于站出来高喊让大家看清事实的人们,是值得我钦佩的!
好在这样盲从之风并没有吹到内地之外的其他地区,我看到台湾、香港等地人们还是继续用“端午节快乐”彼此祝福,也稍感安慰,在我为“端午节快乐”悼念之时,还是看见了一些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