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形势不容乐观
5月30日晚间21:30分,CCTV-2的《中国经济大讲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先生作为嘉宾,讲述的主题是《老龄化加剧和养老金如何养好老?》
一串串数据,一张张图表,看得人是胆战心惊,特别让人担心的是:如果不延迟退休,2035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就有可能出现枯竭。
郑先生还讲述了若干严肃问题:
养老金缴费率相对较低——有部分人满足于缴满十五年就等着领养老金,未来退休后仅凭养老金养老就会有问题。
赡养率较低,再过几年就有可能出现1:1的情形,那时真的就出现一个年轻或相对年轻的人要赡养一个老人了。
生育政策进一步放开
刚刚讲完养老问题,提出了延迟退休的建议,要坚定地、不断提高抚养比,5月31日就迎来了生育政策的放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历史的经验证明:新闻字数越少、越是简单,其影响力更强。
放开生育政策的新闻是儿童节前的一个特殊消息,代表着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彻底改变:从2013年启动放开“单独二孩”,到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再到目前的放开三孩,中国的人口政策完成了一次大“转向”,从之前限生转向倡生,只经历了短短七八年时间。
配套政策会陆续出台
“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对于很多行业都会有相当的正向影响,比如就会刺激房地产行业的正向发展——三个孩子,就需要更多的房间、更多的活动场所:稍大一些的男、女孩总不能住一间卧室,再加上得有书房供学习吧。
生育政策的调整,真正激活了社会关系,三叔六舅、七姑八姨不会成为“文化化石”。
孩子增多需要数量更多、品质更高的学校、老师,孩子增多代表了就业压力,同时代表着机会——人是最有资格要求人来提供服务的。
相信会有更多、更细的配套政策陆续出现,指引经济的方向。
放开生育政策,是中国经济的大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