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更半夜」統計監督
今天週一,都忙忙碌碌…
似乎背後都默默祈禱美軍撤走順順利利,尾大不掉或氣急敗壞也未曾可知?
反壟斷,已經搞了兩輪了。都是互聯網壟斷。面上的。
互聯網壟斷是工具性的,因為互聯網本身就是個工具。把現實融進互聯網,蛇吞象。不出事纔怪呢。長遠來看,互聯網公司越來越脆弱,若干年後,反互聯網可以設立節日。
今天出現了反壟斷新詞“統計監督”。
統計,載體是數字,方法是自然科學,屬性是量化或定量。
社會/國家/民族的原始記錄,特別是英文,其呈現出的,就是統計的意思,其工具就是抽象的數字。
不知道為什麼?結繩文化好像被網站禁止傳播。缺乏人文的遠古數時代,好像被今天的社會所不齒。
統計的是抽象的數,就是全面綜合考慮之後的合計。不是簡單的,想當然的根據已有的概念或分類。
根據新的要求和目的,統計的意義就不一樣嘍。比方,監督壟斷,總數是多少,淨數多少以及佔有率。
統計單位,抽樣,範圍,計算方法,信息效度/信度。
後面還有“監督”及其管理。統計監督關鍵在於以上幾項的界定。一旦確定,執行起來就好辦了。不過,因為缺乏人文關懷,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可能不易接受。統計監督管理起來也比較現實。
統計監督就像一根線,對豆腐渣像刀一樣;對硬一點的,做的正規的,就無能為力了。
統計監督作為量化管理,是個有效的工具,擠掉膿包瘡疤,精撿有用數據,科學嚴格管理。
一知半解,瞞天過海,詐騙錢財,得意洋洋自得其樂無窮無盡的,恐怕數字就沒有那麽好看了?
從遠古的數字統計到如今的社會建構,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從認知來看,數字構造了幾何(歐幾里得空間);人文被推入了精神分析的陷阱(弗洛伊德的潛意識)。
統計是數字的形而上學;監督是社會的邏輯分析——政策科學。
人文潤滑與創新意識到統計數字的意義變遷,而貨幣數字假借互聯網的資本意義卻必須與政策取向相一致。
還是那句話:做好自己,萬事大吉。
~~Chamheiquen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所有動圖均來自鳳凰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