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帮助人学会适应社会生活、改造环境、提高生存能力、促进人与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为人与社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导路、导法。具体任务是帮助人:1、学会优化自身的基本素质结构:学会健身是前提——提供时间和精力,学会做人是根本——提高人性减少兽性成为真正的人,学会做事是核心——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创造价值实现发展的唯一途径,学会生活是过程——开发时间的价值。2、学会用观察(感知)与思考、实践与研究、回忆与想象的方法,随时随地调整与优化自身素质、知识、能力、与环境关系的结构。3、学会自学、自育、创新、自立、自强,自学、自育、创新、自立、自强能力提高的幅度和速度,是教育、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志。生活能自立,才能自强。有自立自强,才有自尊自爱,才有可敬可爱。4、学会用科学的学习、思考、创新、灵感方法开发智能,深入开发获得知识中的科技——实现预期目标、真理——促进和谐发展、哲理——引出普遍规律、道德——平等互利共赢、审美——赏心悦目共享、价值——真理变成现实,努力学一知十、学以致用。5、学会用科学和真理识别真假虚实、是非曲直、善恶美丑、利弊得失、方向道路、行为价值,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信仰,驾驭世界和谐运行和谐发展——理想,创造人生的高价值——发展方向,使人成为人见人爱、世界第一、梦想成真、不白到世界走一回的人,解决人与社会发展的方向、道路、方法、动力问题。助人为乐——人见人爱,创新产品——世界第一,理想变成现实——梦想成真,世界因为有我变得更加美好——不白到世界走一回。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是人自身具备的创造与提高人生价值、开拓精神境界的基本要素,是自身具备的有利于生存发展的生理、心理、智能、思想要素。生理素质包括身体各器官功能,特别是视听嗅味触动觉的功能,可以从体力、精力、智力、毅力、魄力、定力等几方面考察;心理素质包括感知的敏锐、清晰、稳定、丰富,思考的深刻、严谨、全面、灵活,创新的敏捷、精巧、奇妙、高超,情感的稳定、深沉、丰富、可控,性格的开朗、乐观、勇敢、顽强,气质的高雅、稳健、坚毅、潇洒;情商是调控情感的能力。情操是坚守高尚情感与崇高精神。智能素质包括感知、思考、变革、学习、创新、驾驭能力,是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的综合功能、理智调控、正确运用,是认识、变革、驾驭事物的能力。智商是开发、运用智能的能力。思想素质包括信仰、理想、科学观、真理观、价值观、发展观、道德观、审美观、人生观、幸福观。
综合素质是人性的实际表现,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求生存是人的自然本能,追求生存的深远意义、广泛价值、崇高境界、高尚人格,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能动精神、发展标志。弱肉强食、恃强凌弱是兽性,团结互助、互敬互爱是人性。精神境界是对世界认识与理解的深度(接近本质)、广度(扩展外延)、高度(远见卓识),是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和谐发展的数量、质量、容量,是与万物共存共荣、共同发展的和谐程度。人生价值是改造世界、驾驭世界和谐运行和谐发展做的贡献。为多少人的生存发展服了多少务,才可能得到多少人在多大程度上的爱戴、拥护、支持、帮助、感谢、怀念,这是政党的生命力。广义地说是为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创造与提供了多少有利的条件,是理论家、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教育家、艺术家、传媒人、正常人的素质、良心、人性、精神境界、人生价值的量度,是精英的标尺,是普世价值观和发展观,是社会和谐原理,是统一信仰、理想、文化、文明、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粉碎霸权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行道积德、审美世界,是人的基本素质,是提高人性的保障。人的发展与现代化,就是人性化,从求生存向求发展转化,从动物属性向人的属性转化。工业、农业、科技、各行各业各方面的发展与现代化,都要为人的发展与现代化服务。
什么是基础教育?为提高素质、追求发展和创业打基础的教育是基础教育,核心任务是帮助人提高自学、自育、创新、自立、自强能力。首先要解决学会健身(前提)、做人(根本)、学习(方法)的问题。体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人学会健身,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不是单纯的健身活动和传播体育知识。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人学会做人,自觉的提高人性、减少兽性,努力成为真正的人,政治思想教育只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帮助人选好发展的路线与环境。智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开发智能,不是主要传授知识、应试升学。其次是进行美、劳教育。美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人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让这世界因为有我变得更加美好。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帮助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深刻认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劳动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高生存能力、创造人生价值的实践过程。要了解生活中的劳动知识,养成眼里有活、热爱劳动的习惯,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会健身、爱劳动、讲卫生、懂礼貌、求真理,是青少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