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必须消灭的萦念
喻建国
萦念,经常思念。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从·华阳博议下》有曰:“仆自少至老,惟好读书,无他事以萦念。”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桂庵》有曰:“北旋,又沿江细访,并无音耗。抵里,寝食皆萦念之。"
人们常常会在自己的心中萦念某一存在,这一存在可能是人,可能是物,也可能是事情。萦念产生的效应可能是良性的,也有可能是恶性的,多半呈中性。良性效应:可以激励人,鼓舞人,振奋人;恶性效应:可以打击人,消磨人,损耗人;中性效应:淡淡的,浅浅的,无波无纹。
我现在每天经常萦念一件事,撰文,发文。每天要有一个题目,有了题目要写,要成文,最后把它发出去。从中得到的安慰是读者的点赞,评价和勉励。我用这一作为鼓舞我的老年生活,让我的老年生活从中获得力量。
老年人生活也需要有力量的支撑,如果没有力量的支撑,就会感觉生活十分空虚,如果再加上一点疾病的干扰,人就会十分消极,感觉活得没什么意思,很想就让自己消失吧。萦念的良性效应就是激励人,鼓舞人,振奋人,给人力量,老年人就该抓住萦念,让萦念的良性效应支撑老年人生活得有滋有味,充满生气。
我国老年人多喜欢为儿女领孩子,其实这是一个运用喜欢为儿女领孩子的萦念给自己增添生活力量的好办法。社会上有些人不懂此中奥妙,经常在网上发一些文章,觉得这些老人不懂生活,不懂自己营生,老了还要为儿女尽苦力。还要声嘶力竭地去召唤这些老人赶快从帮子女带孩子的圈子里跳出来。岂不知道这些老人一旦听了这种劝告,歇了为儿女带孩子的萦念,他们一下子甚至会垮掉的。人各有自己的萦念,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萦念强加在别人身上。
有些老人的萦念是跳跳广场舞,那就让他去跳跳广场舞;有些老人的萦念是作画写字,那就让他作画写字;有些老人的萦念是旅游,那就让他去游山玩水,体会各地风土人情;有的老人的萦念是一壶茶水伴评弹戏曲,那就让他去一壶茶水伴评弹戏曲;有的的老人的萦念是美声唱法引吭高歌,那就让他去美声唱法引吭高歌;不尽萦念各自流,秀出世界老人图。
对少年人,对青年人,对壮年人又何尝不应如此,萦念在不同年龄段会组成各种不同年龄段的萦念库,作为家人,作为旁人,不要以自己的萦念去干涉别人的萦念,只要别人的萦念不违法,就不能去干涉,否则就是大不该。最有趣的是社会上总有些人经常挥舞着大棍,去挥打别人的萦念,还自以为自己是完全正确的,岂不知这就是大不该。
如果觉得自己的萦念就是做个大不该,那可是个不容绝大多数人认可的萦念,这是一个必须消灭的萦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