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出版者说明、《智慧论》目录


 胡志平著

 

《智慧论》

2001年3月2022年1月)

                                                  

       自媒体出版者说明 

《智慧论》2021年增修版是比之之前的最好版本,但不是最后版本。本版增修截稿于2022年1月11日73章增补段,可预览——

……在讲述物理学家认定的“熵增定律”时,未同时指出:虽然宇宙间每个单体包括每个星系都遵循“熵增定律”,但宇宙整体则保持着信息与能量的守恒乃至“熵减”。说宇宙的最终结果是“热寂”,一切都要归于“虚空”和完结。那就要一句:宇宙能量进入“熵增定律”生效星系是怎么产生的?此问目前的对应答案只有一个:最初的星系与能,是“上帝”安排好的!这是否就是正确答案?再有,科学能不能假设“熵增定律”发生之前,曾有一个无边无际干干净净的真空世界?如若不能,就必须考虑弥漫的“暗物质”是宇宙星系诞生的物质基础。其中,任何一粒“暗物质”与他粒发生机缘和合,若能结成电子磁力自旋结构,即可逐步酝酿出开天辟地创宇宙星系的伟大事件!一个星球或一个星系走向衰亡,必有新星和新的星系诞生。物质世界新陈代谢,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正如个体人生命,虽不可抗拒“熵增定律”但人类整体的文明事业则代代“熵减”,日益兴旺发达。只讲述“熵增”的结果是什么?那就只需顾及自我生命,不顾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如何延续。

作者不能确定本书电子版被动逃出电脑最早何时,可以确定2006年东风方面“令”长江出版社假免费出版索稿、2016年原武汉市人大秘书长王弘刚(人民军队报1981年见习同学)和解放军出版社主编濮继红(原人民军队报社对面桌半年同事)曾索稿称出版。这两次流出,流出的不是当时可签的付印稿,有太多直觉感悟之科学萌述。作者擅长通俗生动流畅文字表达,所以把轻松好干的活留到最后,两家出版社于不预中失之交臂。另有人民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华中理工出版社皆因“草根”触碰哲学,未给机会。好理解,我们都很陌生脑科学与哲学高度融合的创新之路。从直觉萌述到横下心来研究直觉感悟包含的理性萌芽,再从直觉感悟中分析提炼科学概念,最后形成流畅准确直白的通俗文字。除最后工序仅用2月外,其它则是求索廿载,艰难跋涉。

本书书稿因多次逃逸,已经没有必要“因涉前沿科技”而限制公之于众了;也没有必要再求某家出版社加入版权合同保护它了,这本书属于文化传承的共有产品,它的版权由读者掂量其轻重,由大家共同保护;更没有必要认同价值网平台让某个章节永远停留在审核流程以让读者期待完整面世。或问:没有境外人脉引领的水军“刷你”,你怎么能够“网红”?答曰:一夜网红的学问注定是昙花一现的学问。哲学尤其需要凉水泡茶,窖藏琼浆。

若是不为名利而来,何为一己得失所困?

曾经,退役军人的卑贱和不幸,是一个民族振兴强盛的最大漏洞。不得不承认境外渗透势力长期抓住了价值观分裂的重点群重点人,原二汽组织人事不能善待作者投笔从戎后的职级职称并非仅仅某企业某部门问题。40年来,国际环境遗留的烙印伤痛,至今犹存。作者是在身份冷冻中熬过了30多年,下岗时出版的一部70万字讲义体新闻学专著《新闻写作创新智慧》被东风有关多人拿着电子版轻而易举通过了大学讲坛讲授资格,而我却被谣言蔑为口齿不清的人,长期禁止话语权。好理解,境外渗透的人脉互助组在各地的“分舵”都需要自己人在体制内上位,挤兑他人、侵占他人成果是碟小菜。

中国的“人权”问题都与霸权战略的渗透有关,受害国背锅。显然,恨共亲美的价值观纠缠,人脉互助的共济会章法,借力打力的战略方针……美式幽灵”将长期存在。若是你遭遇人为不公,你恨国吗?无“我”心可慢慢看清楚。阴冷的偏见、纷飞的谣言、上司的冷漠、法官的蔑视、律师的碾压、用人部门被蒙蔽后无穷无尽的疑心和试探,甚至同事的敌视眼光……这些有人操弄的“手段”令你感受到蝼蚁般被践踏的无助无暖。是要兑现那句话:“你毫无背景又不放弃,只能一辈子出不了头”?谢了,习惯不出头了。这一切在霸权战略制定的压力测试指标中足以驱使众多人亲近“恨国党”。《智慧论》微微一笑。

若是不为名利而来,何为乱云飞渡所困?

                      ——作者,2022年1月15日。

目录

 

代序一:请学界原谅!请权威宽恕!

代序二:唯物辩证法的定义

代序三:“真理”与“主义”

代序四:寻找科技知识爆炸的核聚变原因

代序五:哲学与科学

代序六:物质与意识概念解析及辩证关系

代序七:哲学几个“顶级概念”的辩证逻辑分析

第一卷:哲学之困(上部一至五卷)

01章  人类仅有行为动机够不够?

02章  认识论大循环公式与认知微循环条件

03章  维纳先生,允许我给“信息”一个定义

04章  信息不等于“标识”更不能等同意识

05章  信息实现条件和信息实现定律

06章  在卡尔·马克思启迪下寻找哲学新范畴

07章  信息与响应:让哲学走进微观世界!

08章  世纪之交:围绕哲学之根的争夺

09章  在宇宙苍茫中寻找物质文明新线索

10章  谁在掌控物种进化核心进程?

第二卷:科学之根

11章  人类启动了寻找“上帝”的工程

12章  探索微观越深入驾驭宏观越自由

13章  请先哲原谅,时代要为哲学再定位

14章  哲学难,难在认识人脑比认识世界难

15章  确认人与世界关系先确认人脑进化阶段

16章  人脑进化推动哲学为人圈定更大“圆圈”

17章  认识论与物质高级运动规律论

18章  认知微循环主动融入大循环公式

19章  《第三次浪潮》有最后理念的失误

第三卷:人脑之谜

20章  钱学森前辈,我知道您在想什么!

21章  信息与响应恰如“上帝”无处不在

22章  初始响应积累与天才素质成因

23章  哲学要重视“实事求是”对应关系

24章  梦的解析难,人脑生化解析更难!

25章  意识起源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

26章  高级动物脑进化途中的“三岔口”

第四卷:人性之本

27章  人脑综合知觉机制构成(一)

28章  人脑综合知觉机制构成(二)

29章  人脑综合知觉与非理性行为方向

30章  人脑综合知觉与精神依赖

31章  人脑综合知觉与精神驾驭(一)

32章  人脑综合知觉与精神驾驭(二)

33章  人脑综合知觉与直觉(一)

34章  人脑综合知觉与直觉(二)

35章  人脑综合知觉与社会主映像

36章  人脑综合知觉与理性规则(一)

37章  人脑综合知觉与理性规则(二)

38章  人脑综合知觉与理性规则(三)

第五卷:理性之光

39章  实验:人脑理性极限(一)

40章  实验:人脑理性极限(二)

41章  实验:人脑理性极限(三)

42章  实验:人脑理性极限(四)

43章  人性人格的基本构成和机理(一)

44章  人性人格的基本构成和机理(二)

45章  人性理论应用技术解说(一)

46章  人性理论应用技术解说(二)

47章  人性理论应用技术解说(三)

48章  人性理论应用技术解说(四)

49章  人性理论应用技术解说(五)

50章  人性理论应用技术解说(六)

第六卷:意识之源(下部六至十卷)

51章  何种信息对应人脑综合知觉发达?

52章  意识起源最严格的理论确认

53章  情感唤醒意识,劳动再造人脑

54章  模糊概念与理性萌芽的理论描述

55章  理论验证观念的东西与模糊概念反应

56章  诺奖成果与意识起源线索之误(一)

57章  诺奖成果与意识起源线索之误(二)

58章  意识中的概念形态与概念内涵

59章  概念基础形态的产生和演变

60章  简要梳理意识起源全过程

第七卷:动机之辩

61章  意识作用力反馈的三个方向

62章  认知动机实现方式及层次理论(一)

63章  认知动机实现方式及层次理论(二)

64章  一位草根学者对西方权威的争鸣

65章  时代呼唤精准界定辩证唯物论底线!

66章  哲学文献为何缺一种中国故事?

67章  认识论微循环与脑动力应用分类(一)

68章  认识论微循环与脑动力应用分类(二)

69章  认知动机要件构成

第八卷:创新之翼

70章  意识起源最后一座里程碑

71章  新探索领域实践方式的重大改变

72章  站在新基点上审视哲学基本问题

73章  失却良性机制的人脑:非此即彼

74章  逻辑的冲突:现实的真与理想的真

75章  形式逻辑的贡献与应试教育的偏执

76章  创新思维高级形式(一)

77章  创新思维高级形式(二)

78章  为思维科学和逻辑学注入新理念

79章  科学创新中如何展开联想翅膀?

80章  “对立统一”是联想思维之根

81章  探索的信念:无定论才有诱人前景!

82章  科学创新中的第二联想与第三联想

83章  科学创新中的直觉灵感与梦境映像

84章  科学创新中的文学思维与故事演义

85章  霍金写时间简史,我写人脑简史

第九卷:智慧之巅

86章  逻辑方法“模糊”与“精确”的解说

87章  辩证逻辑的三个定律(一)

88章  辩证逻辑的三个定律(二)

89章  辩证逻辑的三个定律(三)

90章  科学思维中辩证逻辑的地位

91章  分析哲学与哲学的原点(一)

92章  分析哲学与哲学的原点(二)

93章  分析哲学与哲学的原点(三)

94章  创新思维“三种逻辑”构想(一)

95章  创新思维“三种逻辑”构想(二)

第十卷:真理之问

96章  真理之源——源头真相何在?

97章  实践与真理的关系如何定位?

98章  时间包含多少概念?

99章  时间有期还是无限?

100章  怎样理顺时间逻辑?

101章  能否以单一形式逻辑懂老子?

102章  “被动同心法则”可否炼成精华? 

103章  哲学三问

104章  新年钟声何以警钟?

105章  三民主义是逗号是句号? 

106章  发展经济要资源要不要国魂(一)?

107章  发展经济要资源要不要国魂(二)?

108章  竞争环境=人格堕落?

后记:《我的“弃子生涯”》

附录一:哲学边界问题之一

附录二:哲学边界问题之二

附录三:哲学边界问题之三

附录四:本书主要参考文献(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