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未来价值账户的投资管理平台(1月16日)
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未来价值账户,不管是定投名义下的强制储蓄,还是保险名义下的意外重疾养老理财,所有金融领域的未来价值投资账户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但有几点遗憾。
首先是仅仅做投资,而没有涉及管理的内涵;其次是由别人替自己打理,在经营方面自己没有丝毫自主权;第三是虽然每年都在存,甚至每个月都在存,但其现金价值的增幅有限。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未来价值投资账户,其投资方向必须具有自主选择性,必须是以自我价值提升为核心,必须是科学而且可控的,必须在强制的基础上具有灵活性,必须同时具有消费属性和经营属性。
未来价值投资管理,必须依托金融机构,资金池需要被金融机构监管,如此就会给自己增添保护伞,而在规范性上要加强,设置相应的投资禁区红线,为自己打造安全的壁垒,还有法律保护,需要在模式上,协议文本上,程序上做到严谨,并且经得起推敲,更重要的是在投资方向、赛道项目选择以及投资经理与创业代表方面,需要严加审核。
要打造不断增值的未来价值账户,就需要在平时习惯于用文字记录思想,用智慧提升价值,用善念启迪众人。精准,系统,开放,实用。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在切换的时候是最为致命的时候,也是需要高度重视安全感的时候,毕竟在切换的时候需要方向相同,即时速度相同,而且彼此距离不远,容易跨越才行,否则很容易在跨越的过程中掉进中间的沟壑。
所谓“人挪活”的理论,在很多时候不过是让每个人变得浮躁而且焦虑的手段,不要认为只对猎头公司有影响,对聘用者和解聘者都会有影响,甚至对旁观者也有影响。在进行是否需要做出切换的决策之前,我们首先要分清自身定位,其次要明确自身的SWOT,方向与目标,还要分清自身的节奏和变动区间。相对而言,切换的时候,速度越高危险程度越大。
一个人往往在投资之后才能决定是专职还是兼职,平台需要首先留住人的钱,留住人的时间,甚至留住人的心。在自己所处的细分市场而言,牛市与旺季更适合全力以赴,而熊市与淡季更适合兼职以逸待劳。
作为吸引别人投资或者关注的人与平台,所评估的就是一揽子标准和要素了。比如要创造兼职人员兼职的理由与制度,不仅是各方面奖金财务数据那么简单,而且包括非财务激励,让他们有向心力,在付出成本之余还有收获,而那些收获要在第一时间当场兑现。
假如是专职或者持续关注,通常都会有职业倦怠,要缓解这种倦怠,就需要时不时地刺激一下,比如设定跳起来就能触碰的奖励,比如额外的荣誉及非财务激励的惊喜,比如给他们提供因为整合外部资源和团队所得到的头衔荣誉和正面形象,仪式感的打造。
在管理的工作中,态度上要客观清醒。这不是低调,而是确实也没有什么值得迷茫的。也不是怜悯,而是看到某个状态中的自己。更不是施舍,而是避免浪费,把有限的物资放到最高价值的地方。当然更不是投资,因为本身就没有想到过回报。
我们与别人之间的关系,切记不要说教,因为你未必正确,你未必比别人高明,你的选择未必比别人好。也不要过于勤劳,因为勤劳会展示你的短板,因为勤劳会消除你的神秘,勤劳会让你无暇思考,更重要的是假如勤劳的方向反了,反而会让你倒退。
在世俗社会就更是需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了,甚至物质基础与成就成为每个人成败的唯一标准。缺乏相应基础,不仅养家糊口堪忧,就连安身立命都失去支撑。但是金钱与物质基础又没有统一的准绳。好年要当灾年过,有粮常想无粮时。好年灾年都要过,既然如此,那么就没有一个绝对的最低生活标准。
想想看,你最艰难的时候,最低生活标准是什么,即使里无粮草外无救兵,你被困其间,那种不失尊严地活着的状态可以支撑到多久?
要知道,以降低生活标准为代价的付出,所丧失的仅仅是颜面和虚荣,不会伤筋动骨。即使短期之内“断粮”都不会伤筋动骨,相反,清贫更会激发人的思考与思想,让人与智慧离得更近一些。而且越是接近生死边缘,才越容易感受到生命的真谛。这也是人在衣食无忧的状态下,选择清淡的饮食,甚至选择辟谷的方式去修炼的原因。虽然我们不主张主动的断食与辟谷,毕竟那会给人有自虐的误解,但适当尺度的自虐是锻炼自我意志品质的重要手段。
贾春宝
2022年1月16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