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普及志愿服务下乡,助推独龙江乡村振兴进程


 

202110月初,云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旅游与规划学院分队走进贡山县,就云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项目(应用对策专题)——《独龙江旅游驱动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策》初步研究成果与相关部门进行交流。

 

 

 

 

 

 

       课题组介绍了《独龙江旅游驱动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策》阶段性成果,主要包括独龙江旅游驱动型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基础与制约因素、坚持原则与基本路径、重点任务与对策建议。贡山县相关部门、独龙江乡政府主要领导认真听取了介绍,并就旅游换乘中心建设、游客容量、A级旅游景区创建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多方面的启发。

课题组指出,独龙江发挥资源环境优势,通过生态旅游驱动乡村振兴,其基本思路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促进,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新时代背景下的红色文化,着力构建“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塑造以旅游业为主导、特色种养业为基础、特色小镇为载体的地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把独龙江乡打造成高 A 级景区、一流的特色小镇和共同富裕示范乡镇。保持独龙江的原真性和神秘性,加大优秀文化挖掘、保护和传承力度,强化生态价值的展示、转化与提升,发展小众高端特色旅游,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的新兴增长极,充分发挥龙头产业的溢出效应,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加快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探索培育生态旅游产业带动边境民族山区乡村全面振兴模式。

在实现路径上,将生态文化旅游作为主导产业,按照“政府主导、内培外扶、社区参与、融合发展”的思路,遵循孔当、马库、等六个村寨主题化、景观化、旅游化的理念,构建“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管理运营模式,探索1个村寨+1位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协调)+1家帮扶单位(负责整合资源集中帮扶)+1家规划设计机构(提供创意策划与规划设计支持)+1家大专院校(提供管理咨询与培训服务)+1家旅行社(提供客源组织与接待指导)+1个链接网站(提供宣传营销支持)”,形成“独龙江美丽公路+1个特色小镇+6个村寨+N个景点”“每个村寨1位致富带头人+1个集体经济组织+1个专业合作社+N个旅游接待户”“每个重点村寨1首迎宾歌+1道特色菜+1种特色商品+1项体验活动+N个旅游庭院”总体框架,加强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培养一支有情怀、有担当、懂经营、会管理的本土人才队伍,创新社区居民文化交流、旅游接待、经营管理能力培训手段,大力扶持独龙风情餐厅、特色民宿(民居客栈)、家访接待(民族文化体验点)、非遗工坊、小型定制演出等庭院经济形态,培育“旅游+农业”“旅游+林业”“旅游+手工业”“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旅游+城镇”模式,提升游客停留时间、人均直接消费和满意度,力争早日成功创建国家5A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乡村旅游集聚区,助推独龙江乡村全面振兴。